English

孩子和你想得不一樣─爸媽冏很大教我的事

March 24, 2015

       本學期3月14日(星期六)的親師座談會之前,特地舉辦「親職講座:孩子和你想得不一樣--爸媽冏很大教我的事」,邀請到知名主播及節目主持人李四端先生,以自己身為父親的角色,與普台家長一起分享如何教養優秀快樂的孩子。李先生與台上11位國二至高三的普台學子及4位畢業校友,透過互動問答的方式,巧妙地引導家長去注意孩子內心真正的想法,並反思自己在親子關係中所扮演的角色。
 
       大大的布幕投影著「親子關係方程式」:(陪伴+用心)x時間=完美圓心,李先生解釋,「陪伴」是形體的呈現,是父母的身教與言教,「用心」則屬於感受,兩者相輔相成,自然相得益彰,配合具有加乘效果的「時間」,最終造就完美圓心。然而,「完美圓心」是個理想的狀態,過程中會遇到許多溝通上的問題,李先生以「開明就是好父母嗎?放手或不放手?我想當哪種父母?」開啟另一個主題,校友毓萱分享著自身的經驗,贏得了滿堂喝采:「過去的我是個無心向學、讓父母親頭疼的『壞孩子』,因緣際會下來到普台就讀,過去六個年頭裡,普台單純的環境讓我重新找到了自己,也體悟到父母在扮演「父母」與「朋友」的身分需要互相穿插在生活中,當扮演父母時,管教孩子的天職責無旁貸,必須以父母的立場告訴孩子是非對錯,避免其誤入歧途;當扮演朋友時,則希望父母能在孩子受挫或失意時,給予鼓勵與陪伴,而非責備與說教。」毓萱娓娓道出在普台的成長與改變,真誠的話語和流利的口才也獲得了李先生的讚賞。
 
       而在「網路世代父母頭真大」的議題中,李先生強調:「信任感是親子關係中的重要元素,想要進一步了解孩子的網路世界,就得建立在信任的基礎上,如此孩子才能卸下心裡的攻防,父母信任孩子,因此不刻意干預;孩子也相信父母是支持著自己,彼此都獲得了尊重的空間。」「父母可以練習把權力交給孩子,並教導孩子如何使用權力,進而培養對自己負責任的態度。」此時台下的家長紛紛點頭表示贊同。
 
       講座尾聲,李先生問台上的孩子三個問題:「進入普台前,你是誰?」「在普台時,你學到什麼?」「普台畢業後,你留下了什麼?」校友福慧分享:「身為獨生子的他,從國小至高三,在團體生活中經歷了自傲、害怕、反省到奉獻,普台帶給我最大的禮物是謙卑與感恩,謙卑才看得到自己的成功是他人一起成就的,感恩之心讓我樂於分享與付出。」國三的穎澤同學亦分享:「普台的住宿生活,讓我學習如何與他人相處,懂得忍耐與包容。」隨機的問答考驗著臨場反應與表達能力,李先生讚嘆普台孩子們遇到話題時,臨危不亂、條理分明、言之有物,確實不容易。
 
      誠如李四端先生於講座一開始提及:「家庭、學校與社會是教育的基石,家庭教育必須和學校教育配合、同軌前進,彼此環環相扣,方能合力發揮功效一起教導下一代。」除了學校教育外,在家庭當中,父母有時會以為自己曾經是小孩、曾經年輕過、體驗過,所以認為自己了解青少年的想法,然而,時代在改變,面對孩子,不僅僅是無止盡的愛,親子關係的經營更是需要與時俱進地學習,「父母帶給孩子的一切,孩子將同樣地對待他們的下一代,而這也是父母的下一代。希望這一代忙碌的父母們,能用對的方式和孩子互動,多重視、多聆聽孩子真正的聲音,一起陪伴孩子寫下成長的故事。」


返回

網站地圖

+ 展開 - 關閉
家長專區登入

換下一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