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 - 普台之星19
P. 14
走吧!
讀 我們的島
撰文 / 李詩嘉 李奕昕 李昀靜
撰文指導 / 國文科教師 張文菁
前言
「走讀」對大部分的同學而言,首先浮現的無非「校外教學」、「心得報告」,或是僅僅是帶著零食和同學一
起出遊,然而,走讀的意義並非如此。走讀,「走」是向前移動、步行、走訪;「讀」是咀嚼文字、閱讀、研究;「走
讀」就是跨出去,不僅從書本上獲取知識,更與生活事物結合,邊走邊讀,也感受土地的心跳聲。一如環遊大半個
世界的生物學家達爾文所言:「讓我們到戶外去,從小地方觀察大自然,常發問『如何』與『為什麼』,並且思考
解決問題的方法,不斷嘗試且勇於探索。」走讀,拉近觀察世界的焦距,發掘在地失落的故事,聽見熟悉卻容易忽
略的歷史。走讀,讓我們用行動貼近鄉土,體驗另一種閱讀世界的方式,從貼近生活的人文視角出發,聚焦人地關
係及在地文化,鑑往知來,更有助於打開同學們的視野,並兼顧理論與實踐的學能養成,培養跨領域整合力與敏銳
的洞察力,以適應未來多變的社會,解決日常生活的問題。
走讀第一步
有了題目後,困擾初學者的往往是如何進行接下來的研究 要先爬梳文獻,還是先進行訪談?以下的研究方
法 5W1H 可供同學們參考,或許下個研究者就是你!
Why 為什麼要選擇這個議題?
What 這個議題有那些問題需要探究?有那些資料需要閱讀?
Where 在哪裡進行田野調查?
When 什麼時間實地走訪?
Who 受訪者有誰?有誰負責記錄?
How 使用問卷或深度訪談?如何擬定問題或訪綱?
知行合一,走讀實踐
從去年至今年,學校為我們舉辦一系列的走讀活動,諸如走訪原住民噶哈巫族、花蓮女子八家將、眉溪部落、
攀登合歡山、拜訪武界、騎行日月潭、探讀車籠埔、探索新近紀地質區……等,包括行前針對研究主題的基礎課程、
實際造訪探究地點,以及後續的報告撰寫,著實提供了同學應用課堂知識的機會,從做中學,探索自身興趣、適性
發展,並且培養跨領域的統整能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首先,我們將由曾經走讀名景勝地「眉溪部落」和「武界」的同學,為我們簡單分享這一段知行之旅,引領大
家一窺這兩塊殊勝寶地的文化與自然美景。其次,我們將透過同學的田野調查,深入對「女子八家將」和「原住民
噶哈巫族」做學術與在地文化的研究,一同見證「走進在地,讀入心中」。
走吧,讀我們的島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