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 - 普台之星19
P. 15

尋訪眉溪部落

                  此次普台的精進計畫活動選擇了「走讀眉溪」。眉溪部落與鄰近的
                                                                                                1
               清流部落正是 1930 年霧社事件後,由日本統治當局將參與事件的六個部
               落的生還者強迫遷往的地點,也正是著名的「川中島」。
                  何奇峻同學表示,在眉溪之旅中,他了解到部落正面臨織布技術與
               紋面文化的失傳。文化是部落的核心,失去文化的部落就像失去心臟的
               人,也像失去根的蘭花,讓他不勝唏噓。周佩璇同學則發現當地的王老
               師雖是從外地回來,不會講自己的族語而被長輩排斥,但他堅信和長輩
               溝通是需要長時間的。只要長輩看到成果,就會願意相信自己在努力保
               存部落的文化,最終也將獲得當地長輩的支持。孫紫宸同學則認為,因
               為有行前課程的介紹,不僅使他們發現許多珍貴的自然景觀,也讓田野
               調查的記錄能更加詳細。

                  最後,藍心凌同學分享了走讀眉溪的感悟:眉溪眉溪、悠悠我心。
                                                                                     2
               喜鵲招展著閃亮的藍羽,路旁調皮的野花竄出頭來,沉睡的枯葉蝶騰空
               翻起。南豐村民的眼淚,風災的無情,捲起衣袖,撿起屋瓦,潺潺流過
               的悲與喜。同學們透過眉溪部落青年的解說,了解眉溪部落興衰史,也
               看到他們解決問題的方法和執行力。整個走讀活動讓同學們看到了弱勢
               族群是如何穩定自己,進而尋找繁榮的機會。

                      拜訪武界桃花源
                  武界,是布農族的故居,行至此處,往往會被當地的綠意盎然和山
               巒疊翠所征服。武界不僅是一個保有淳樸面貌的歷史遺跡,同時也是一
               處山川瑰麗之地。因緣際會之下,普台得以帶領學生走入此處,為學生
               的學習熱忱打開另一道心眼。

                  在一片青山綠水之中,林詩宸同學描繪武界山景:「綠意從車外沿
               著車窗爬入,內心的種種波瀾,漸漸被大自然所平復,我由衷地被大自
               然美景所折服,甘願拜倒在其石榴裙下。」「一線天是由兩邊陡直的峭
               壁挾著一道河流組成。遠觀一線天,兩山峭壁,天空被切割出一幀縱向
               的風景畫;近看一線天,山澗潺潺流水,底下石苔清晰可見,更令人驚
               喜的是,還有一隻隻烏溜溜的蝌蚪在水中悠游。此刻我情不自禁將手伸
                                                                                         3
               入山中小溪,沁涼的溪水溫柔地親吻我的手,蝌蚪自我的指縫中溜走,
               心中那份悸動,久久不能消散……」
                  李昀靜同學談到「走讀是一種能與我們生長之地產生強大連結的一
               種方式。當天我們近距離地觀看位於步道旁在岩壁上的鐘乳石,由於瀑
               布長年流濺,因此直接在山壁上形成鐘乳石,鐘乳石是水中碳酸鈣經年
               累月堆積而成」,可見在這堪比詩畫風景的布農族部落  武界,學生
               不但開拓了心靈與知識的連結,也為這趟走讀採收了美好的果實。







                                                     4




               1  騎行日月潭
               2  武界溯溪
               3  攻頂合歡山東峰 3421 公尺
               4  聆聽眉溪行前課程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