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5 - 112-2小論文
P. 35

牙醫不「宅」,台灣牙醫到宅醫療服務之困境與對策探討

            表 4:第一、二階段訪談結果彙整

             問題/  第一階段訪談結果                                 第二階段訪談結果
             面向       牙醫到宅服務執行困難關鍵因素                       可能改善現有困境的對策
             設備
             重量       攜帶式牙科設備太重,攜帶不便。  需要有醫材公司朝更輕量化的方向研發與改善。

                                                           已有企業捐贈攜帶式牙科診療設備給全台牙醫師
                      攜帶式牙科設備太貴。                           公會,牙醫師參與到宅服務,有採購設備成本問題
                                                           時,可向公會借用。

                      時間成本高。                               與醫療院所執業牙醫師比較,進行一次到宅服
             成本                                            務,確實需要花費較高的時間、人員成本。
                      人事成本高。                               健保單次到宅服務支付 5,700 點比醫療院所的
                                                           牙科單次診察、處置費(約 1,200 點)高,但是
                                                           將其它無形成本、自費收入等列入時,到宅服務
                      到宅服務收入低(包括可自費項目                      就不具吸引力了。
                      減少)。
                                                           單次牙醫到宅服務的健保給付應考慮提升。

             規定       健保給付規定每位牙醫師到宅服                       法規對於牙醫師投入該計畫有上限限制,阻礙有
             設限       務的人次、日數上限。                           意願的牙醫師全心投入,有鬆綁的必要,才能提高
                                                           到宅服務的量能。

                      到宅服務前,病患家屬、牙醫師申 建議牙醫師全聯會未來以電子「確認單」的方式來
             行政       請行政流程耗時。                             優化申請流程。
             流程       到宅服務時,健保申報(包括攜帶                      建議健保署可以接受服務後,再申請的方式來
                      電腦、網路連線)行政流程麻煩。                      進行。

                                                           牙醫到宅方案裡,有要求要攜帶緊急狀況的設備。
                                                           但是要帶的設備越多,設備就越重,增加到宅服務
             病患       到宅服務時,臥床病患有吞嚥問題 的障礙。
             安全       時,有嗆到、窒息或肺炎風險。                       牙醫師進行服務前的首次訪視評估時,如果認為

                                                           風險高,就不要勉強進行到宅服務,建議家屬帶病
                                                           患到院所看診。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伍、研究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隨著台灣人口老化,失能身心障礙人口的急速增加,健保署每幾年皆編列預算來支持

               「牙醫門診總額特殊醫療服務計畫」。近三年,該計畫的總服務量已呈現飽合現象,實際
               預算達成率僅有 7 到 8 成。因此,仍有餘沃的剩餘經費,來支援該計畫中牙醫到宅服務項
               目的支出,以滿足居家失能身心障礙病患的口腔健康需求。
                    然而,牙醫到宅服務經過十多年的推廣,每年到宅服務的總服務量仍低,與潛在的需

               求差距極大,形成有預算經費,牙醫師參與度低的情況。總結原因之一是,符合到宅服務
               資格的牙醫師偏少。但是,從本研究訪談的結果看來,各方面困難因素加總,使得執行牙

                                                            8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