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9 - 112-2小論文
P. 39
青少年憂鬱症
圖一
(資料來源:臺北市政府衛生局(2018 年 11 月 22 日)淺談青少年憂鬱。
https://mental-health.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AFF4177D8AAF6B33)
二、憂鬱症的定義
短期的憂鬱是一種情緒的反應,人遇到挫折難免會出現失落或傷心,這些症狀
多半是輕微且短暫的等到事情過去了心情就會慢慢轉好。憂鬱症則是指長期以
來的失落或不穩定情緒,依照衛生局提供的標準持續兩周以上的心情不悅就可
能是憂鬱症的前兆了(臺北市政府衛生局,2022)。在憂鬱症的期間患者時常會
對周遭事物無感,毫無期待地過完每一天、容易暴飲暴食或食慾大減,伴隨著
飲食的影響,體重也會有明顯地上升或下降、夜晚時常失眠、白天容易嗜睡或
精神狀況時常不佳。對於青少年來說,患有憂鬱症最明顯的反應就是情緒浮躁、
容易憤怒、大幅度的課業退步、物質濫用、反社會行為(除叛逆期)、蹺家逃課
的表現。(社團法人台灣憂鬱症協會,2019)
三、青少年憂鬱症的原因
但是,青少年憂鬱症真的如新聞所說,都是青少年自己造成的嗎?還是我們自
身有問題,他人才會因此對其施予暴力?亦或是青少年真如上一輩所說,是自
己本身想太多,不是別人造成的嗎?其實不然,並非所有患者患有憂鬱症是自
身關係,青少年憂鬱症的成因是很廣闊的,以醫學的角度出發青少年憂鬱症的
原因包括生物因素、體質遺傳因素、生活壓力事件與青少年本身的心理因素。(林
亮吟醫師,2019)根據兒福聯盟 DASS21 的調查問卷報告中指出現代孩子「前
三大的壓力來源分別為學校課業(76.9%)、未來前途(67.3%)及交友人際
(43.0%)。」(兒福聯盟,202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