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6 - 小論文作品集封面側標-1080331
P. 46

金廈區域化的環境政治:從金門的人水關係看金廈通水爭議

                  種程度上其實也代表大陸與台灣的一體化。在全球局勢裡,台灣的角色相當於金門,
                  經濟發展是建立在與大陸一體化上,也因此金門與廈門的關係發展,或許是未來台灣
                  與大陸發展情勢。

            參、結論


                 金廈通水爭議,不單是台灣本島政府與金門縣政府的爭執,也是金門與台灣長期在不同
            的地緣位置上所產生出來的結果。金門不同於台灣的發展史,包含了軍事化前與廈門的往來、
            戰地經濟時期、去軍事化後的觀光開放,讓人們理解金門如何及為何需要在區域化上建立發
            展。從人水關係和地方發展的連結中,如水資源情況、土地利用、因應快速發展產生缺少地
            下水的困境,得知為何要金廈通水的原因。金門地緣位置所帶來特殊的政治思維,和將當地
            的經濟發展建立在地緣政治上的地緣經濟,則解釋為何當地民眾會有政治歸政治、民生歸民
            生的想法,但同時希望金夏區域化的矛盾現象。在理解金夏通水爭議後,也可以反過來看台
            灣,全球局勢中的台灣,跟金門一樣,處在中、美兩個強權中發展。今天金廈兩地的關係發
            展,或許會成為台灣與中國未來關係。最後,此研究凸顯出若要處理一個議題,不可只從表
            面或是單一方面處理,而是需從不同的角度切入才有可能真正掌握住整個議題。

                 在未來研究中,希望能夠在現地觀察觀察上加入 GIS 系統去準確測量、理解當地土地利
            用對湖庫水污染的影響,同時透過對官方資料的調查以及官方機構的訪問,以得知通水對當
            地人水關係和當地發展的影響。最後,期許可以增加訪談數量以更加理解金門當地民眾對金
            廈通水議題的看法。

            肆、引註資料

                 一、黃煜文, 陳湘陽(譯)(2016)。冷戰下的金門(原作者:Michael Szonyi)。台北
                      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原著出版年:2008)

                 二、王志弘&黃若慈(2017)。基礎設施中介的水文領域化:臺北供水治理體制的形成
                      與轉變。社會科學論叢,2,1-58。

                 三、李志良(2018)。引水計畫金門人等了 20 年 中央竟無官員到場祝賀,堅持金門兩岸
                      通水不叫「典禮」陸委會 : 地方性儀式。2019 年 1 月 30 日,取自
                      https://newtalk.tw/news/view/2018-08-04/134114

                 四、蔡家豪(2018)。金門縣府:通水不是我方說通就通。2019 年 1 月 30 日,取自
                      https://udn.com/news/story/11311/3278248


                 五、金門縣自來水廠(2017)。2019 年 1 月 31 日,取自
                      https://water.kinmen.gov.tw/cp.aspx?n=C194A19EE88ADA06

                 六、行政院經濟部水利署。2018 年 10 月 20 日,取自 https://reurl.cc/NyZde

                                                            9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