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5 - 小論文作品集封面側標-1080331
P. 45
金廈區域化的環境政治:從金門的人水關係看金廈通水爭議
金廈通水雖然解決了當地因發展產生的缺水隱憂,然而也透露出因當地的特殊的
地緣位置的關係,當地的居民的政治思維與台灣本島並不相同,更進而產生類似金廈
通水的爭議。
金門人將金廈區域化給去政治化。在通水爭議中,金門當地居民要求政經分離,
及政治歸政治,民生歸民生。然而使得當地經濟快速發展和金廈通水成為可能的金廈
區域化,卻本身是個政治現象,這兩點互相矛盾。因此若要理解對金廈通水爭議,勢
必得先理解,台灣本島和金門在「政治」上的解讀那裡不同。
台灣及少部分的金門人認為金廈通水的政治成本過高。對台灣本島中央政府而言,
金廈通水牽扯到了兩岸之間特殊且敏感的政治關係,具有極其高的政治成本,其中包
含了對整體國家的安全威脅。,例如:防疫,經濟安全。當地一家燒餅店的黃老闆對
此有所表示:「不太信任從大陸過來的水,希望能盡量不使用大陸的水就盡量不用」
(筆者訪談筆記,2018/1/21)。甚至有極端的人認為金廈區域化是統戰的一部分。然
而對金門人而言,這些「政治成本」不過是台灣政府的無稽之談,自己搞出來的說法。
金門人覺得這些「政治成本」不過是台灣中央政府炒作出來的。當地的李老先生
對此有強烈的言詞:「這哪裡有政治成本啊,都是台灣政府在那邊亂搞,金門的民眾
只知道有沒有飯吃、有沒有水喝。如果真有什麼政治問題,那也是以後的事,以後再
說」(筆者訪談筆記,2018/2/1)。當地的人很明確地指出這些政治意識不應強加在當
地的民生議題和經濟發展上。金門人的這種思維,解釋了為何會有希望去政治化,又
希望金廈區域化更進一步的矛盾現象。
金門的地緣經濟是建立在區域化上。在前面有提到,因為特殊的地緣位置,金門
的經濟發展在軍事化前和去軍事化後這兩個時期,一直受到廈門很大的影響。然而,
台灣本島的本位主義產生出來的政治意識,卻會阻礙金廈區域化更進一步,換句話說,
台灣這種政治意識會妨礙到金門的經濟發展,這也是為何金門人希望政治歸政治,民
生歸民生,避免台灣本島的政治意識影響到當地的經濟發展,並大力追求對當地發展
有幫助的金廈區域化。而這種淡化臺灣政府的政治說法,追求當地經濟的做為,也顯
露出金門人的思維—金門不是邊陲,而是中心。
金門因特殊的地緣位置和與台灣不同的發展史使得金門產生自己的本位主義。第
一屆縣議員楊老先生對此有強烈看法,他說:「在歷史上,金門的經濟發展與同時期
的台灣不同,當台灣經濟起飛時,金門的經濟卻因為戰地政務的關係而無法發展經濟」
(筆者訪談筆記,2018/2/1),老先生指出金門發展史與台灣差距極大。這從日治時期
就開始的差距,是因為金門特殊的地緣位置—距離廈門很近,離台灣卻較遠。而小三
通的開始則讓金門產生了本位主義,認為無法和大陸往來的台灣是邊陲,而可以與對
岸交流的金門則是中心,金門自己可以靠著與廈門的交易過活,而無須接受本島的幫
助。這也是為何金廈通水這一項單純的工程會有這麼多的爭議,但這一項爭議卻也暗
示台灣與大陸在未來全球局勢中會發生的事情。
金廈通水爭議可能是台灣在未來的全球局勢中所要面對的事情。金廈區域化在某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