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2 - 小論文作品集封面側標-1080331
P. 42

金廈區域化的環境政治:從金門的人水關係看金廈通水爭議


                       金門當地的用水結構分為兩部分,東半邊跟西半邊。在通水前金門東半島由金門
                  12 個湖庫以及成功、瓊林兩口深井供水,分別流至榮湖和太湖淨水場處理,然後輸送
                  到各個家裡。西半島則是抽取瓊林以西 22 口深井水源的地下水。然而因東邊地區的水
                  庫上游因有畜牧業的關係,造成湖庫水質不佳。當地的董議員表示說:「金門縣政府
                  不執法去強制遷離集水區內的蓄牧業,下個雨,牛的排泄物都排進水庫裡,當地政府

                  寧願花大量納稅人的錢去淨水,也不會規範居民在水源地放牧」(筆者訪談筆記,
                  2018/11/06)。因為這樣的關係,自來水廠必須加很多氯來消毒。在訪談時,楊小姐有
                  提起到這個情況,她說:「在通水前,湖庫水的品質不太好,有較多的有機物質,所
                  以需要有比較多淨水程序,比如說凝土以及加氯等。」(筆者訪談筆記,2019/01/21)。
                  另一邊,西邊則是因為沒有湖庫水的關係而使用地下水,但地下水大量使用卻造成了
                  鹽鹼化和地下水位下降的問題(圖五)。






















                                           圖四:金門地區地下水井觀測變化示意圖
                                         (資料來源:《金門自大陸引水工程計畫》)

                       造成地下水大量使用的其中一個原因之為金門地方發展快速造成的遊客人數增加,
                  也造成金門用水量也相對地逐步提升。隨著金廈區域化的開始,金門的觀光業蓬勃發
                  展,來金門的遊客人數增加(圖四),與之相應的是金門的用水量也隨之增加,由其
                  是地下水的使用。與此同時,也有另一個原因造成地下水大量使用—金門酒廠。






















                                                            5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