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 - 112-2小論文
P. 22
隔膚解痛——談肌肉痠痛
(五) 剛開完刀
(六) 癌症病人
參、研究方法
一、研究方法:
以文獻分析法進行—透過黃帝內經、康健雜誌及相關著作了解痠痛貼布的不同種類
及功效,並且延伸其使用上的注意事項。接著閱讀與推拿相關的文章及報導,了解
常見的推拿手法的操作方式及功效,並了解其操作上的禁忌。進而整理成表格,呈
現相似及相異之處。
二、研究流程
圖7 研究流程圖
文獻探討 作用分析 實作學習 結論與建議
資料來源:研究者繪製
肆、研究分析與結果
一、痠痛貼布之分類
將貼布之相關資料分析統整,依照成分、功效、材質及觸感整理成以下表格。如
表一,貼布中含有消炎止痛功效的成分,並且可以緩解淺層之痠痛不適感,主要
成分為甲基水楊酸、薄荷醇及辣椒素。如表二,以材質可分為油性及水性,油性
較薄且黏,而水性較厚且易脫落。如表三,將市面上常見品牌做分析,發現多為
西醫型,欲更加了解成分多項的中醫型貼布,於是後續拜訪中醫師,手作貼布。
表1 痠痛貼布之分類
貼布種類 中醫型 精油型(非藥用) 西醫型
冬綠油、
冬綠油及 辣椒素、 草本萃取液、 非類固醇
成分
薄荷腦 川烏 薄荷等精油 止痛藥
和骨碎補
痠痛、 慢性疼痛、 痠痛、
適應症 肌肉、關節痠痛
急性受傷 復發的舊傷 急性受傷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
表2 貼布材質分類
貼布種類 水性貼布 油性貼布
基劑 高分子聚合物 樹脂
厚度 厚 薄
黏性 較弱 較強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