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 - 112-2小論文
P. 19

隔膚解痛——談肌肉痠痛
                           3.     中藥貼布含有薄荷、辣椒素等成分,可能引起過敏或交互作用。
                           4.     貼布使用不當可能使內臟傷害,並和口服藥產生交互作用。

                      (二)         如何安全使用痠痛貼布

                           1.   每天使用貼布不超過2片,每片大小約一個手掌或B5大小。
                           2.   貼布藥效一般4至6小時,不建議超過8小時。
                           3.   避免在曬太陽、飲酒後、泡湯後使用貼布,可能增加藥物吸收和不適感。
                           4.   若使用超過7天仍無效,或使用期間疼痛增加,應就醫診斷原因。
                           5.   不要頻繁更換貼布,以免用藥過量。
                                (黃惠姍,2016)(陳蔚承2021)

                 三、關於推拿的記載

                      (一) 《黃帝內經》

                           《素問‧異法方宜論》:「天地所以生萬物也眾,其民食雜而不勞,故其病多
                           痿厥寒熱,其治宜導引按蹺,故導引按蹺者,亦從中央出也。」此句說明因地
                           理環境不同而適宜療法也會不同的道理,其中的「按蹺」便是按摩的古稱,古
                           時人們認為人體如果氣血不暢,經絡阻塞就會發生疾病,因而藉由指掌按摩經
                           脈穴位,達到紓經活絡的功效。(馬烈光,2015)

                      (二) 推拿之初步了解

                           以字面理解,推拿時會考慮經絡走向等中醫理論,而按摩則為放鬆局部肌肉緊
                           繃的行為(吳思瑩,2018)。推拿是一種利用多種操作方法刺激人體經絡穴位
                           的技術。主要手法包括按法、拿法、掐法、推法、摩法、搓法、滾法、扳法、
                           搖法、抖法、揉法等。不具醫學專業的推拿師會以指尖針對疼痛處施壓,以放
                           鬆緊繃、疼痛部位;中醫則會注意到疼痛部位與病灶處的關聯性,不一定會直
                           接按壓。除此之外,中醫也會用整骨來改善姿態不正的問題。因此,按摩、推
                           拿以及整骨就是三種互相搭配使用的中醫療法,不了解醫學原理而按摩施壓,
                           可能會造成反效果。

                           1. 推法:
                                以手指、手掌、或肘部施加著力,單方向進行直線推動,要求力道穩定、
                                速度適中,貼近皮膚進行推拿。

                                                 圖1 推法










                                資料來源:新竹市推拿學會(2018年5月13日)。推拿療法的概念。https://
                                reurl.cc/OGm75r



                                                            2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