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4 - 1081031小論文
P. 34
享瘦健康-探討間歇性斷食
每週 5 天的三餐正常吃,其餘 2 天以低熱量取代完全禁食,每日總熱量不
超過 500 大卡,不要連續排在一起。
以下由圖二說明此三種斷食法在一週間的飲食時間調控:
圖二 斷食時間比較表(圖二資料來源:研究者自繪)
二、間接性斷食期間可能出現的問題
實施間歇性斷食,可能會遇到的問題有缺少礦物質,例如:鈉、口渴、飢餓造成
不適、頭疼等問題。
空腹時,身體會由胃、小腸分泌一種名為飢餓素的激素,使身體產生飢餓感,告
知大腦中下視丘要進食了,並且能促進胃酸分泌和增加胃腸蠕動來消化食物,當有東
西進入胃使之開始膨脹、伸張後身體便會停止分泌飢餓素。
除了飢餓素以外,胰島素濃度高時也會有感覺飢餓的作用,也就是為何常常有一
些人剛吃完一大盤麵過後不久又肚子餓的原因。一直吃東西,胰島素一直分泌就會更
容易感到飢餓。當吃的東西超過一天的日常熱量消耗時,多餘的熱量就會儲存成脂肪,
吃得越多脂肪儲存得越多,因此造成了肥胖問題!
在進食後身體會分泌一種叫做瘦素(瘦蛋白),它能抑制食慾、產生飽足感,甚
至抑制脂肪合成的作用,讓我們感受到已經吃飽了,但這項「飽」的訊息很容易會被
高濃度的胰島素蓋過,使一般人過不久又會感到餓。
在日常生活中,可能習慣性的在中午十二點就會很餓,晚上六點時又會有飢餓感,
是因為平常大約是這時吃飯,身體依照這樣的週期來分泌飢餓素,因此只要改變吃東
西的時間,身體也會改變分泌激素的時間。身體的激素調控需要時間的適應,人體也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