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 - 普台之星16
P. 27
認真與隨緣
高一庚
陳 謙
「認真」與「隨緣」乍聽以為是兩個屬性相反的詞彙,仔細想一想,認真的精神固然可喜,但隨緣
的態度亦不可缺。凡事唯有以認真的本質為基底,再點綴上隨緣的金箔,方可好上加好、相得益彰。
科學研究首重於問題的追根究柢,學者專家們在人類的文明長河裡,付出他們一生的時間,積累無
數的知識寶塔。過程中,有一輩子孜孜矻矻於艱澀理論而功敗垂成的研究者;有幸運地出生於科學風氣
鼎盛之時代,站在前人的研究巨石上,努力鑽研而成為集大成者的知名科學家;有能力超群,發表的理
論卻不符時代所需,而不被當代重視的孤獨學者。其實,人類的科學發展即如一場無止盡的拓荒,前人
為後人搭橋,後人藉此邁向彼岸開創新的領域,後代再為更後者搭建房屋,層層遞進,循環不息。這些
事例都有一共通之處——認真踏實地面對自己,因此我認為認真是所有做人處世的根本。
隨緣是什麼呢?隨緣不是隨隨便便地過日子,也不是態度隨和,只等待天上掉下來的緣分。隨緣其
實是:盡了最大的努力後,對於可能的結果,抱持著豁達的態度,隨順因緣而不斤斤計較於得失。每件
事情並非認真即可成功,還得搭配時局的變化。春秋時代孔子周遊六國,才德兼備的他,不為國君重視,
反被隱者嘲諷。在踽踽涼涼的行道路上,他因時制宜,說出了「用之則行,舍之則藏」的豁達知見,明
確地體現隨緣的真諦。
認真就是「盡分」,隨緣就是「任命」。在貶謫文學中,屢屢可見到這樣的智慧。滕子京謫守巴陵
郡後,先勤修政務,待百廢俱興後才重修岳陽樓,在范仲淹先憂後樂的慰勉中安時處順。蘇軾被貶杭州
後,先盡本分,疏濬西湖,挖泥築成柳煙漠漠的蘇堤,而後才遊湖賞景,在「溪風漾流月」中,以「獨
棹小舟歸去,任煙波飄兀」的「任命」態度自處。對我而言,數學是一大罩門,即使思緒上有條不紊,
卻常在動筆演算時碰壁。於是我花上更大的心力在數學上努力認真,結果竟然不如預期。剛開始心理非
常不平衡,不是說窮則變,變則通嗎?不是說耕耘必有收穫嗎?直到讀到〈岳陽樓記〉、蘇軾的詞作,
我才豁然開朗。現在所學的這些是學生的本分,對於本分要認真,至於能不能愛上數學,能不能獲得高
分,則要隨緣任命。我覺得:「挫折也罷,失敗也好,都述說著同樣的道理:『 失之正鵠,反求諸己。』」
自己俯仰無愧了,便放下得失心,隨緣任命。
認真與隨緣,其實是一體兩面的。如果只有認真而不隨緣,遭受挫折時,便無法蘊藏蓄積,作為下
次繼續前進的力量;若只有隨緣而不認真,將導致偏安心態,敷衍度日。唯有認真在前,隨緣在後,才
能盡其在我,無怨無悔。
普台文字館普台文字館 25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