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 - 普台之星16
P. 23
淨土
高一乙
黃稜嘉
一方純淨澄澈的水塘,一片蓊鬱翠碧的山林,一群怡然無憂的子民,一個和諧禮讓的社
會,這是淨土吧?
很早以前,人類就開始追求淨土。歐洲的地理大發現,積極地往東方開發。因為馬可波
羅的所見所聞,使中國成為歐洲人追求的夢幻國度。但從什麼時候開始一切變了質?探險家
追求的已不是心靈的提升,而是背後龐大的利益。後來葡萄牙的海上探險,卻是因為被西班
牙封鎖了陸上貿易,不得已之下的海外擴張。被稱為「福爾摩沙」的臺灣,當年林木茂美,
人情淳厚,但現在呢?為了金錢而殺害父母的新聞頻傳,為了私利而爾虞我詐的騙術不斷推
陳出新,為了經濟成長而恣意摧毀生態的事例數見不鮮。我們正在快速地一步步將淨土摧毀
殆盡。
淨土已然成了一個遙遠的夢。無論是桃花源,又或者是香格里拉,真的不能實現嗎?
歐洲五國花了十八年,二千萬美金,整治萊茵河,讓鮭魚復生。埔里鎮的桃米社區經歷了
九二一大地震,之後以自然生態重建家園,經營出蛙鳴處處、蜻蜓款款飛舞的生態寶地。只
要敬畏自然、尊重生命,何處不能營建出淨土?這幾年,人類透過反思積極回復大地的本來
面目,要讓大河湯湯遠去,河中有魚;要讓大山莽莽蒼蒼,山中有獸,使人間淨土再也不是
幻夢。
但真正的淨土只是環境的美善嗎?「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
偏。」陶淵明在著名的飲酒詩中,清楚地點出只要心遠離塵俗,人就好像住在寧靜幽遠的地
方。可見心是澄淨、清澈的,那所居留的地方就會是淨土。所以要擁有淨土,心靈首先要純
淨無雜染,心中的風雨停歇了,陽光與彩虹才會隨之而來。「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
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保有心靈的美善,人間便處處是淨土。
青山碧水,老安少懷,當然是淨土。而心思寧定,返璞歸真,那更是淨土。淨土不在遠
方,淨土就在你我心中。
普台文字館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