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 - 112-2小論文
P. 14

越來越科學的中藥
               (一)在科學知識、科學儀器未充足的狀況下,古人主要經由親身嚐試,就如神農嚐百草
                      般,是靠人類五官去感受,再紀錄嚐試後的各種反應,累積足夠資料後再將各種草
                      藥的性質與功效彙集成冊。
               (二)就科學中藥而言,有台灣法規的限制,只能用水煎法,無法像實驗室一樣任意改變
                      條件,所以不會有冷泡茶、冰滴咖啡之類的科學中藥出現。

               (三)中草藥確實會因土壤成分、種植環境不同而具有不同的藥性;居住在不同地區的人,
                      例如北方人與南方人對於寒性熱性中藥的反應也有所不同;不同年齡則劑量不同。
               (四)清冠一號對外國人也有效,但是外國人很少吃中藥,所以劑量少就有療效。

               (五)清冠一號對人體的保護機制可以參考已發表的期刊,之後再傳給同學參考。
               (六)疫情緊張期間清冠一號是管制藥物,供確診輕症者治療用,沒確診者可能買不到。
                      「把中藥當補藥」是華人常有的養生概念,未來疫情不緊張時,若有輕微感冒或上
                      呼吸道感染者想服用清冠一號應該也是可以的,至於想要增強免疫力可以購買順天
                      堂其他養生產品。


            伍、研究結論與建議


                 一、中醫是具有實證經驗的醫療系統,應以科學化方式繼續傳承。

                 前人努力以身試藥的結果,讓後人得以享有更好的醫療成效,因為現代科技發展日新月
                 異,經驗累積也是倍速增長,除了要好好保存既有的資料,也要以更先進的設備、更科
                 學化的操作程序,讓中藥製作更安全、更便利,相關醫療體系更完善,更符合永續發展。


                 二、中藥成分與療效應建立更科學化的分析資料庫,提高可信度。


                 未來想必還有不同的病毒或疾病發生,建立中藥成分與療效資料庫,勢在必行,未來透
                 過 AI 與大數據分析,或許只要透過查詢過往相似的病狀,就能夠針對病人體質開立適合
                 的處方箋,經由科學證據提高可信度,降低大眾的質疑。

                 三、中草藥應去蕪存菁保留優良有效的品種,建立科學培植系統。


                 工業革命之後,工廠林立、汽機車滿街跑,環境污染越來越嚴重,許多中藥材的產地也
                 受到汙染,影響了藥材的藥性,也增加民眾的不安全感。如果能夠引進智慧農場概念,

                 在適合的地點建立中藥園區,刪除有使用疑慮的藥材,以科學化方式培植優良品種,相
                 信中藥的品質與藥效必能提升。

                 四、擴展清冠一號成功模式,讓更多有效中藥幫助更多需要的人。


                 清冠一號推向國際的成功因素很多,包括成分分析透明、治療機制清晰、期刊公開發表、
                 取得專利、行銷至國外等,衛福部中醫藥司與中醫藥研究所、順天堂及其他取得銷售清
                 冠一號的單位,全都功不可沒。我們也看出發展中藥製劑的前途一片光明,不管未來是

                                                            9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