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 - 111-1閱讀心得作品集_完整版
P. 24

探討王安石變法對宋代政治文化的改變

            伍、研究結論與建議


                           在這次的研究之後我們了解到了王安石變法的時代背景,從此更了解變法的初
                      衷與其變法的內容,從下面兩點來對宋代政治文化的改變做結論。


                 一、王安石變法的確對北宋政治文化造成了影響。

                           從原本的儒家思想下架構而成,溫和而多樣的議事空間被轉變成法家中的專制
                      獨斷,法家主張以「治術」來管理國家,而儒家主張以仁義感化人民,使國家安定。

                      王安石與神宗可以完美的駕馭治術,管理國家,但無法架構出基礎的治國方式,但
                      在王安石下台後,繼位者沒有將這個新改進改回來,繼續保持著專制,導致北宋末
                      士大夫議論空間大為壓縮,而上位者卻沒有治術的能力,只是一昧的掌握權力。


                 二、被破壞的政治文化本有機會復原

                           王安石死後,攝政的太皇太后選擇清算變法派,並以司馬光為相,官員大換血。
                      但司馬光希望兩派和解,不能使得王安石與司馬光在朝堂形成對立關係(國子監學

                      生公開祭祀王安石,被國子監司業黃隱阻撓,他認為詆毀王安石就代表支持司馬光,
                      支持祖宗之法),老臣一派,如范純仁、呂公著也深知和解的重要性,范純仁也多次
                      出面減輕或赦免因支持新法而被清算的官員。但台諫官們持相反意見,在呂惠卿被
                      貶一事中,台諫官們不停的追求更慘烈的刑罰,甚至不惜打破祖宗理法,希望判呂

                      惠卿死刑。呂惠卿為王安石在變法時的二把手,但不論是變法派或保守派,除了王
                      安石以外,眾人對他的評價都偏低,在哲宗繼位時,發布了登基赦書,要求邊界守
                      將不出兵,維持和平,結果呂惠卿就這麼出兵攻打了西夏。老臣派認為他固然有罪,
                      但不致死,可臺諫官從一開始的目標就是明確的,必須把呂惠卿徹底抹除。不幸的,

                      是臺諫官取得了太皇太后的信任,急於協助太皇太后清算,將新法推行相關人員都
                      罷盡了,可以說是日後新舊黨爭的源頭,而太皇太后選擇與向臺諫官靠攏並給於他
                      們權力,可以說是受王安石變法手段的複製。哲、徽宗復新法也是故技重施,同樣
                      是沿用王安石在變法時樹立權威方式的套路,蔡京於在徽宗朝任相時所立的元佑黨

                      人碑是最好的例子,元佑黨人碑上三百餘人,除了章淳與王珪是不支持徽宗上位外,
                      其餘皆是保守派相關人員,在碑上有名之人,子子孫孫永世不得任官,所幸而後為
                      徽宗所廢除。(趙冬梅,2020)


                 三、我們的觀點

                           在我們看來,幸好王安石沒有打破不殺士人這點,王安石本人優柔,並沒有這
                      種打算,但呂惠卿和其子王雰常勸他殺了富弼、韓琦、司馬光,在這之前,也有范

                      仲淹之子范純仁希望富弼殺掉呂簡夷,更不用說呂惠卿案 ( 呂惠卿最後被外放陳州)
                      和蔡京想屠盡元祐黨人三百餘人這些事了,幸好都沒有人真的被殺。富弼當時與范

                                                            7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