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 - 111-1閱讀心得作品集_完整版
P. 21
探討王安石變法對宋代政治文化的改變
免役法、方田均稅法、市易法),軍事相關五項(保甲法、裁兵法、置將法、保馬法、
軍器監法),取士相關一項(太學三舍法)。不論是在當時,還是是在後續的朝代更
迭,青苗法一直都是最有爭議的,在當時飽受反對派的撻伐。不過當時只要反對青
苗法,便逃不過由皇帝身邊的中央近臣被外放到偏遠地方的命運。青苗法的內容大
略是:在無收成時提供農民貸款,接著在收成之後以加兩分利的方式收回賦稅。青
苗法的確增加了宋朝的收入,卻也被反對派批評為與民爭利,但反對派在神宗心理
的位子並沒有高過變法派,秉持著不殺士人的原則,這些反對派大多都被貶官或是
提早退休回鄉,出乎意料的,這樣反而造成了地方包圍中央的現象,俗話說:「上有
政策,下有對策」,中央下達下來與變法相關的命令到了地方往往被鑽漏洞或阻礙,
進而導致新法實施效率不高,最終隨著王安石告老還鄉而失敗。(姜穆,1995)
另外一項會失敗的可能原因,是因為命令傳遞效果不佳的因素,司馬光曾公開
批評法律在形成後,無法即時的傳達到當地,尤其是偏遠地區。朱熹更進一步的提
到,政府用於青苗法,作為貸款的官穀無法送達偏遠地區,並且複雜的法律內容農
民無法理解,變法實施效率不高。 (Derk Bodde.1946)
四、變法中的兩大陣營
在王安石變法時期朝廷分為兩大陣營,分別是提倡革新與變法的新黨以及認為
保守舊制的舊黨,兩大陣營在朝廷上劍拔弩張,互不相讓,造成朝政分裂,也對後
續的新舊黨爭埋下了隱患,而我們將兩派勢力的主要人物進行對比,而司馬光除了
作為反對派的首領外,也可視為宋朝歷代以來形成之政治文化的代表者,司馬光是
個百分百的儒家出身讀書人,他在當時致力於維護王安石和神宗試圖打破的政治傳
統。(趙冬梅,2020)
表二:王安石與司馬光比較
項目/人物 王安石(變法派) 司馬光(反對派)
中心思想 法 儒
立場 力圖革新,否定舊法 傳統守舊,認為新法擾亂民生
勇於嘗試,敢想敢做,熱衷地方 講究道德,君主制上,以國家為優先,
個性
工作,淡泊名利 忠心正直
從地方官開始,後因政績卓越, 進入館閣後任於中央,擔任諫官政績卓
官場生涯
受邀至中央。 越,仕途順遂。
個人理念 效益至上 傳統士大夫主義
對北宋現況看法 必須改革 維持現況
個性 對理念堅持到底,絕不退讓
資料來源:趙冬梅(2020)。 大宋之變。麥田出版。
從任官這件事來看,就可以看出王安石與當時思想的不同,王安石在擔任地方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