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4 - 普台之星16
P. 84
土耳其評審與普台學生合影 普台學生在現場進行英文簡報
過程多舛,堅持得勝
有了想法之後,接下來便是尋求老師的協助,於每週一的晚上,定時找惠沁宜主任報到。實驗的過程中
並非一路順遂,在白天課業壓力與實驗進度雙重壓逼下,組員們得費盡心思才能取得平衡。為了要製造模擬
海水,需要精準測量幾十公升的水,老師曾耳提面命:「燒杯不能精準測量溶液的體積」,而他們卻下意識
地直接拿起燒杯來測水量,直到後來計算密度時,才發現數據有很大的出入,只好整批實驗重新來過,既浪
費了大量的水與鹽,也浪費了許多寶貴時間。騏農無奈地說:「每本自然課本中,第一章都提醒著做實驗的
守則,考試時大家都可以倒背如流,但是實際操作總會忘記一些基本而關鍵的問題。」為了製作漂浮屋複合
穩定裝置的3D示意圖,智寶運用資訊課學到的 Sketchup,連續和電腦纏鬥了好多個小時,隔天期中考的巨
大壓力排山倒海而來,當電腦運作不夠順暢時,都讓他如坐針氈,好不心急。高林回憶提到:「最大的問題
是參賽經費,國際性的比賽所費不貲,原本我們夢想著去馬來西亞參賽,後來只能退而求其次,轉戰高雄。
儘管如此,這筆花費對高中時期的我們來說,仍是一筆可觀的數目。我們想要用自己的力量完成挑戰,所以
每個人都拿出自己費心積攢的儲蓄。」除此之外,智寶還犧牲自己的玩樂時間,在暑假時去打工賺錢。為了
要參加比賽,每個人使出渾身解數,為團隊盡心盡力,朝共同的目標邁進。除了實驗上遇到的困難,他們也
必須花額外的時間,事先練習英文口說表達,如此才能在面對評審時臨危不亂。經過膽戰心驚的長期搏鬥後,
完成作品的剎那所帶來的歡悅,早已取代了過程中承受的磨難。
國際交流,增廣見聞
虹妤興高采烈地和我分享:「印象最深的是與世界各地的發明家交流,在分享自己理念的同時,學習他
人獨到的見解及想法,整體會場瀰漫的並非劍拔弩張的氛圍,而是單純分享的快樂及滿滿的好奇心。同時發
現學校所培養的外語能力非常紮實,能使我們快速直接理解別人的發明,與不同國家的人當朋友,得知許多
我未曾見聞的資訊。」昭睿也提到:「會場的空氣中飄散著英文的氣息,看到好多同鄉人令我感到非常親切,
即使初見到評審時有點緊張,但幸好平日在普台有許多表達英文的機會,奠基了厚實的能力,使我在短暫時
間內能夠化解原本緊張的心情。」學以致用、以文會友確實是一大樂事。此次的比賽所象徵的奧義不僅僅是
競爭,藉由語言,能和多方國家有所交流,了解並認識多元文化,親身體驗比起在書本或電視上所見識到的
還要深刻許多,語言的溫度融化不同種族之間的藩籬,使他們能夠友善溝通,彼此酣暢淋漓地分享發明成果。
虹妤說:「幾位當時認識的菲律賓朋友,到現在還有在連絡。不同國家的英文口音也讓她大開眼界。」最後
一天的演講,由虹妤上台分享。平時有在訓練英文演講的她,適逢絕佳機會得以一展長才,用流利的英文娓
娓道出發明的理念及過程,演講完畢後,得到了許多人正面的回饋與讚嘆,掌聲頓時如雷貫耳,令她感動不
已。
得獎肯定,心懷感恩
這次的發明獲得了大會銀牌獎以及土耳其特別獎,組員們要特別感謝師長不辭辛勞的付出與協助。根據
組員們的描述,沁宜主任每週一晚上都在一旁陪著他們做實驗,比賽前也密切地關注大會訊息,聽著學生們
草創期時天馬行空的發想,再給予寶貴的建議與改進方向;超文老師細心地幫同學們潤飾演講稿與修正英文
文法;英德老師和錦鏞老師在研究的過程也提供許多專業的建議。家長亦是護持這次比賽的功臣,虹妤媽媽
三天的全程陪伴,解決了交通及住宿的煩惱,騏農的父母亦在比賽時,特地請假從台北趕來關心,給予他們
信心及鼓勵。普台是一個優良的學習環境,師長們用心教學的熱忱和同學們齊心協力的團結,促成了此番比
賽的豐收成果。相信他們將會持續精進努力,豐厚成長的羽翼,在一望無際的蒼穹展翅高飛,並且回饋社會。
82 從國內放眼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