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5 - 112-2閱讀心得
P. 45
閱讀完《我想遇見妳的人生》一書,我想仿效作者的人生觀,試著從事件和經驗中成長,如
在發生某件不如預期或讓我失望的事,慢慢學會挖掘出背後最根本的原因或不對的心態,並
加以省思檢討。同時,我也常在看完每則短篇後就闔上書本,以一位「女兒」的角度,來觀
照自己與父母的關係,思考著會不會父母親也是這般地在看待自己?期許自己在生命閱歷更
為豐富後,有能力去「感染別人的痛苦、別人的興奮、別人的快樂」,進而能擁有更為開闊的
襟懷?
這本書不僅僅是一個父親對女兒深情的見證,關於成長和愛的故事,談吐間更把作者寶貴的
經驗都轉換為每一個讀者生命的養分,從中明白人生真正所要追求的意義。楊照從未剝奪讓
女兒去感受困惑、被困惑糾纏的機會,並接納女兒一切的長處與紕繆,在親子關係中覺照著
自己身為父親的本心,透徹「隨順」與「教養」之間的平衡點,讓兩人在「相愛」的過程中,
從未「相礙」。
四、討論議題:
親子衝突常常源自於「過度期待」,父母的責備往往是因為子女的表現不如預期,而當子女過
度期待父母的寬容卻又不能如願時,子女們是否就容易忘記諒解,且轉而控訴父母「情緒勒
索」?在看完楊照的《我想遇見妳的人生》一書後,倘若自己能反向地覺察父母的初心,並
以冷靜的眼光,透析父母的焦慮,是否就能如同作者般,譜出「相愛卻不相怨」的家庭關係?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