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 - 112-2閱讀心得
P. 32
三、我的觀點:
這次寒假,我利用閒暇時間詳讀了《原子習慣》這本書,以此來反觀自己日常的許多知見謬
誤。睡前看手機一直是我改不掉的習慣每次我都在深夜看影片,看到有睡意才肯與手機道別,
有時甚至連眼鏡都沒摘就直接躺下睡了,這導致我的閃光達到二百多度,以及我的眼鏡嚴重
變形,種種原因都令我非常的痛苦,不僅影響作息,也間接養成了不少壞習慣。因此,我想
試著照《原子習慣》這本書的指引,按部就班,讓自己尋得一絲脫離惡性循環的希望。對我
而言,看完這本書並不是結束閱讀,而是一個新的開始,開始要善用書中條目,逐步修正自
我,以下是我的心得與觀點:
一、微小的力量,巨大的成就:「原子」所隱含意義是「微小」,這正是《原子習慣》所帶出
的重要概念──微小的習慣累積起來,具有驚人的力量和成就。這種觀念很適用於正處於高
中階段的我,若自己平時未在課堂上聽講,也未有系統性的整理,直到考試前幾天或一個禮
拜才突然拼命讀書時,那麼結果往往令人失望。或許我們覺得自己已經非常認真,為何成績
仍然不何預期?實際上,學習是一種累積的過程需要持之以恆──每天選擇小範圍地進行「日
知其所無,月無忘其所能」,當大考來臨時,這些微小的積累就能在關鍵時刻爆發,為我們帶
來巨大的解題神力。
二、轉變的契機,從自我覺察開始:這個概念強調在改變自己行為的過程中,首先,要察覺
到自己存在哪些良好或不良好的行為。在國中一年級的時候,我很少會自覺到自己的錯誤。
每當有人指出我的錯誤時,我常常第一時間回應說:「你自己不是也一樣嗎 ?憑什麼說我?」
接著便生起悶氣,認為對方沒資格批評我。漸漸地,我發現自己開始被同學疏遠,委屈又難
過情緒幾乎佔據了我的日常。直到有一天,母親對我指出這個不良的習慣,她說:「同學們並
沒有刻意排擠你,而是你沒有覺察到自己的行為有問題,而導致同學選擇遠離你。」那時的
我才領悟到,當自己想改變不良的習慣時,必須先覺察到它們的存在,並願意承認自己的不
足與缺失,就像國文老師說的那句:「認錯,才會有突破。」這讓我深刻明白,自我改變的關
鍵在於覺察,覺察後進而改變,才有可能剝除煩惱。
三、保持良好習慣的關鍵:堅絕不中途喪志,是如何保持養成好習慣的核心問題。我經常告
訴自己 :「 回到家就用功讀書、不碰手機。」然而,實際情況卻常常是:我充滿熱情地進書
房,準備開始讀書,卻沒多久就想看手機訊息,往往不知不覺,一個半小時過去了,讀書計
畫完全被拋在腦後。我明白對一個不喜歡讀書的人而言,讀書確實是一項極具挑戰性的任務。
每次拿起手機,總是安慰自己還有很多時間。相比讀書,手機比讀書更有趣,它不像書本永
遠都存有無解的難題。久而久之,我發現成績的比預想更加低落。於是,我決心聽從老師的
建議,相信《原子習慣》書中提到的「『精通』習慣由『重複』開始」,並制定一份讀書計畫,
明確記錄每天要完成的事,在執行的過程中,忍住想碰電子產品的慾望,隔絕任何會影響專
注的外物,讓「勉強成習慣、習慣成自然」逐步產生效果,這樣的過程相當痛苦,但不斷克
制自己的體驗也相當痛快。
累積微小的習慣後,會產出驚人的力量,這種力量很難以言喻,自己也因為這些實踐的過程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