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 - 112-2閱讀心得
P. 29
三、我的觀點:
酸甜苦辣交錯人間,生老病死存在診間,悲歡離合流淌人醫之間。翻開書本的第一章,便被
濃厚的文學氣息所懾服,並非如先入為主的印象般,充斥著毫無人性溫暖的醫學知識,作者
深厚的文學底蘊更不禁令我感嘆非為人文藝術的專職,竟有著難以望其項背之水準。但轉念
一想或許正是醫者,才能領略出不同凡響的人生體悟。作者對生活周遭觀察入微,對人物描
寫細緻,使人物形象躍然紙上,是基於對生命的尊重,對萬物的敬愛,對世間的覺察。
作者也談到病毒來襲時刻,世界萬籟俱寂,路上人煙罕至,看似風平浪靜,實則暗流湧動。
疫情期間,種種往事仍歷歷在目,我的母親,身為臺大醫院護理師,走過了 SARS,這次也是
當仁不讓地挺身而出,頗有「當今之世,捨我其誰」的態度;作為家人的我便是給予支持,
照顧好自己,使其無後顧之憂,衝鋒陷陣在所不辭。外界風聲鶴唳,此時更應沈靜自己的心,
學習與自我相處,在當時我學習如何在家練習瑜珈,感受身體肌肉的細微變化,磨練對事物
的專注度,關注呼吸的頻率深淺,動中求靜,和靜坐有異曲同工之妙,我也從中感受到「採
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閒適,在這些日子裡衷心期盼著柳暗花明之日,面對僅有一次,
無可重來的人生,活在當下,方能泰然無愧,安然無懼,默然無悔。唯有用心傾聽自己的心
聲,才能不被他人意見左右,人生道路千萬條,追隨心中所想,踏出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道
路。
在閱讀到〈氣象員〉的章節時,深有感觸。我曾經想去國外唸大學,加入了校內的國際班,
從小在語言上有不錯的敏銳度,也有出色的表現,雖然家中親人無一人出外發展──沒有「海
龜」只有「土鱉」,但不影響我有遊歷世界的心願、出外闖蕩的願景。只可惜時不我予,新冠
疫情的爆發,海外學子孤立無援,使父母親擔心年紀尚輕的我落入同樣的處境,權衡之下,
我離開了國際班,突如其來的變故,一時之間無法適應的我,漸漸的失去自信,自信心建立
來自於一次次成功經驗的堆疊,遭受挫折的我,就像沉入大海的小船,失去面對挑戰的勇氣,
直到現在我還是會想,當初是否不該妥協。或許過去種種譬如昨日,但誰都沒有改變過去的
能力,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承擔起每一次的選擇,不留遺憾,相信自己,肯定自己,
堅定自己。
路過診間,漫遊人間,在天地之間。有緣千里來相見,無緣對面不相識,門診是難得的緣分,
四面八方奔來的相聚,醫病彼此都當珍惜。然而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幸運地接受治療,貧窮地
區,偏遠地區,戰爭地區的人們徒有病痛,卻無處求援。若能成為一名醫者,我不願在杏林
坐等,更希望能動身前往他們所在之處。生命可如曇花一現絢爛,如蓮花盛開出淤泥而不染,
如玫瑰綻放熱情奔放,如向日葵朝陽循光而生,但我願為小草堅韌不拔,陪伴在花朵身旁,
成就無盡花海。
人類走過石器時代,金屬時代,工業時代,而現在到了科技時代,也許有一天不再需要透過
人對病情做出診斷,有更精準、更精確,更精細的機器辨識,但卻失去了人情冷暖的關懷。
身為醫者便是給予一份誠懇、誠摯、誠實的坦白,平心、定心、安心的力量,縱使前段日子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