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9 - 112-1小論文
P. 49

原來廣告裡也有政治學―從精品看地區差異


                           廣告和新聞的主要區別在於二者的目的和內容。廣告的目的是促銷產品或服務
                           與提高品牌知名度,吸引消費者購買或使用,且通常由公司或品牌支付。而新
                           聞的主要目的是提供客觀的報導和分析,傳遞重要的訊息和事實且具有時效性。
                           但新聞通常由新聞機構或記者報導。廣告通常是有目的性的,新聞則是基於事

                           實和真實性的。

                      (二)  何謂好的廣告?


                           「好廣告不只在傳達訊息,它能以信心和希望,穿透大眾心靈。」(李奧貝納股
                           份有限公司譯,2000)說明廣告涉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廣告扮演著行銷、傳
                           播、經濟、社會四個角色,從推廣到傳遞訊息和溝通,再到促進消費,最後還
                           可反映社會現象。在反映社會現象有可能會因宗教、地域、政治等差別引起爭

                           議(蕭富峰、張佩娟、卓峰志,2020),我們閱讀了以下三本書了解廣告與社會
                           的關係。

                 二、廣告與文化及政治的關聯之文獻


                      承認視覺傳達並不中立,可以讓我們對萬物保持觀察距離,知道自己必戴著自身文
                      化的眼鏡看待其他文化,而無法客觀看待其他文化。(蔡伊斐譯  ,2017)廣告多以
                      視覺傳達為主,而這句話顯現出廣告爭議是必然發生的,因為地區差異之因素,造

                      成不同的文化,廣告創作者也必然夾雜自身文化看待其他文化。

                      從文字到圖片裡的小物件來思考為什麼要用這種字體,是有什麼意義才畫或放這個

                      物件,進而推理出或許是與人文文化或當代統治者和其他政治因素才會要這種字體
                      或才放或畫這個物件。從而得知政治、文化與廣告是密不可分的。「商品和品牌本
                      身不具有任何情感,但廣告可以賦予它們一定的情感因素,使他們更加接近消費者。」
                      (陳勝光,2008)廣告必須觸動人心,所以商家常會依地區的文化或族群為依據,做
                      出能觸及到該地消費者的購物慾之廣告。


                      美國的奧裡伊達公司發現日本人普遍具有崇尚歐、美心理,故做了一系列廣告告訴
                      日本人馬鈴薯是歐美人常吃的食物,在潛移默化下日本人漸漸被影響,分到超市購

                      買馬鈴薯,甚至之後有資料統計 10%的日本人認為馬鈴薯是早餐不可或缺的食物。
                      此公司利用民族文化心理成功改變馬鈴薯在日本人心中的地位。(陳勝光,2008)

                      凱文.羅伯茲所提出的至愛品牌概念豐富了廣告文化,而廣告文化的意思是指「廣
                      告不僅僅是商業活動,它更是一種文化交流,具有商品文化和行銷文化的特色。」

                      (陳勝光,2008)在全球化的時代下許多跨國廣告體現出更多文化特色,這也再次表
                      現出廣告文化的重要性。

                                                            2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