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2 - 112-1小論文
P. 102

青少年自殺防治
            壹、  前言

                 一、研究背景與動機

                      近年來常在影視作品及新聞中看到青少年自殺的問題,臺灣各層級學校也漸漸規定

                      增設輔導室及心理假,旨在讓學生有空間調適自己的心理狀態。針對青少年自殺率
                      上升,衛生福利部([衛福部〕,2023)心理健康司司長陳亮妤表示有一系列的自殺
                      防治規劃,包含校園轉介流程、引進澳洲精神急救包及分析青少年死因計畫,以降

                      低青少年自殺率。

                      根據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統計,自殺已成為全球青少年人口十大死因
                      之一,也是臺灣青少年的第二大死因,僅次於意外。(監察院,2021)青少年自殺
                      的問題不僅在於一個生命,此行為更影響周遭同學及家人。此外,青少年長時間待

                      在學校。因此,本文欲針對此議題探討國內青少年自殺防治措施的完善程度。

                 二、研究問題


                 (一)  介紹本國自殺防治措施
                 (二)  探討本國青少年自殺現況
                 (三)  分析本國自殺防治現有措施的現行成果


            貳、文獻探討

                 一、何謂青少年自殺


                 (一)  青少年的定義

                           根據 WHO(無日期),青少年被界定在 10 至 19 歲之間。然而本國在自殺方面
                           的統計資料將 0 至 14 歲與 14 至 25 歲分為兩個年齡層。青少年在年齡的界定

                           上並沒有一定的標準,是以本文以 10 至 19 歲之間的青少年作為主要調查對
                           象,其原因為 10 至 19 歲大部分為國中及高中生,集中調查以 10 至 19 歲的年
                           齡層能特別區隔出臺灣國民教育體制下學生的自殺問題。而在探討衛福部資料

                           時會合併看 0 至 14 歲及 14 至 25 歲兩個年齡層。

                 (二)  青少年自殺主因

                           衛福部提供的資料顯示青少年自殺前三大原因分別有「情感/人際關係」、

                           「精神健康/物質濫用」和「校園學生問題」。14 歲以下的通報者中,比例最
                           高的是「情感/人際關係」,佔率為 66.9%;而 15-24 歲的通報者中,比例最高
                           的則是「情感/人際關係」,佔率超六成。(中央通訊社,2014)

                                                            1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