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3 - 112-1小論文
P. 103
青少年自殺防治
社團法人台灣自殺防治學會(2022)列出了四種自殺高風險族群,分別是一般
性危險因子、性別、性傾向、資優生。一般性危險因子主要有:曾經試圖自
殺、面臨重大失落、藥物濫用、兒童虐待等。性別則是女性有自殺念頭者較
多,而男性是自殺死亡者較多。性傾向是同性戀者較缺乏社會支持,承受更多
孤獨的感覺和出櫃的壓力,因而有著異性戀 2 至 6 倍的自殺率。資優生的壓力
來自學業、父母要求、社會期望、完美主義,因此有著比一般人還要承受更多
的壓力。
WHO 對自殺定義為:「一個體有意識的企圖傷害自己的身體,以達到結束自
己生命的行為。」(臺中市政府衛生局,無日期)一般可分為如表 1:
表 1 自殺分類
等級 行為
自殺意念 有自殺的想法,但並無具體行動。
自殺威脅 表達有自殺的想法,但並無具體行動。
自殺未遂 有自殺的想法及行動,但最後結果並未死亡。
完全自殺 有自殺的想法及行動且成功自殺。
(參考資料:王思涵。( 2016)。 青少年危險自殺行為成因及防治策略。臺灣教育評論月刊,
5(12), 160–164。http://www.ater.org.tw/journal/article/5-12/free/24.pdf
黃天頌、黃玫蓉。(2018)。青少年自殺意念與預防策略。臺灣教育評論月刊,
7(6), 210–213。http://www.ater.org.tw/journal/article/7-6/free/29.pdf,圖表
來源:本組自製)
二、國內現有防治措施根據
Rickgarn(1994)指出自殺防治可分為三種介入層次:第一種是人人介入層次,第
二種是技術協助者介入層次,第三種是專業介入層次,由這類協助中、高度自殺危
機者。行政院衛生署自殺防治中心表示透過「一問、二應、三轉介」讓社會大眾都
成為自殺守門員。「一問」:主動關懷與積極傾聽、「二應」:適當回應與支持陪
伴、「三轉介」:資源轉介與持續關懷(社團法人台灣自殺防治學會,無日期)。
Rickgarn(1994)也提出「4W1H」的問話技巧「4W1H」是指:1. What:「發生什
麼事件引發你有此決定?」2. When:「計畫何時自殺?」3. Where:「計畫在哪裡
自殺?」4. Who:「有無其他的人牽涉其中?」「有無讓你牽掛的人?」5. How:
「打算用何種手段或方法尋死?」。
(一) 學校輔導室
學校輔導室平常有個別諮商、團體輔導、生涯輔導、生命教育、性別平等教育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