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 - 小論文作品集封面側標-1080331
P. 25

埔里噶哈巫聚落與宗教信仰初探:以平埔番祖廟為例
                        社群。

                           在漢人大量移入臺灣西部平原,岸裡社群為求生存逐漸遷至埔里盆地。日治時
                        期學者至埔里訪調樸仔籬社民時,他們自稱噶哈巫。然而,學者依據清代紀錄,認
                        為噶哈巫族為巴宰亞族,忽略噶哈巫族對自己的認同。國民政府來台後,持續依循
                        日人紀錄,將噶哈巫族歸入巴宰族。此外,國民政府只有將原本高山族登記為原住
                        民,平埔族則無。

                           1987 年解嚴後,興起的原住民族群意識讓原住民積極爭取權利及復興固有文
                        化。國民政府因為抱有中華民族意識,將原住民視為需要教化的蠻夷,持續施行同
                        化政策。直到一九七零年代的鄉土文學論戰,原住民的民族意識開始升起。臺灣原
                        住民反思過往國民政府的同化政策,追求多元的族群認同,並成立相關組織(如臺
                        灣原住民權利促進會)、發行相關刊物(如《高山青》雜誌)。
                        「『台灣原住民』一詞,是泛原住民權利運動的代名詞,主要也是為了與漢人或她
                        族區別的集體性稱謂。」(田哲益,2010)。然而,在這波原住民復興文化的運動
                        中,山地原住民的成果顯著,平埔族卻效果有限。由於被視為受漢文化影響甚多,
                        平埔族推動文化復興運動時屢遭挫折。

                           噶哈巫族和其他的平埔族面對的困境相似,被大眾認為漢化或已消失。潘應玉
                        長老曾經試圖復興噶哈巫文化,但當時僅有少數人支持他的理念,復興運動也因而
                        未成。

                           1997 年,是噶哈巫族展開文化復興活動的轉捩點。這年,人類學工作者黃美
                        英教授聽說埔里有族群以「噶哈巫」自稱,因此來到噶哈巫族的大湳聚落進行田野
                        調查,隨後在守城聚落建立了「四庄文史工作室」,籌組「噶哈巫文教協會」。

                           1999 年,九二一大地震暫時打斷「噶哈巫文教協會」的籌組計畫,「四庄文
                        史工作室」先是改為「四庄重建工作站」致力於眉溪四庄的災後重建。不過,九二
                        一大地震對眉溪四庄的噶哈巫族人來說,也是一個讓重新凝聚噶哈巫族認同的契機
                    。

                           2002 年 5 月 18 日黃美英老師正式成立「噶哈巫文教協會」,持續舉辦噶哈巫
                             文化相關活動,爭取政府承認噶哈巫族為原住民族的一支。

                      (三) 噶哈巫族傳統節慶與飲食

                           「Azem」是傳統噶哈巫族年祭,舉行於農作物收成之後,如今確切的舉行時
                        間為農曆 11 月 15 日。當代的 Azem 是複合式祭儀,包含祖靈祭、收穫祭、狩獵祭
                        和青年成年禮。白天部落舉辦象徵青年成年禮的「走標」賽跑競賽;傍晚時分準備
                      「牽田」儀式。噶哈巫族最具特色的傳統飲食是阿拉粿,其製作為月桂葉包著狩獵
                        得來的醃山豬肉,在傳統年祭也會製作並食用。

                           此外,受到漢人農曆新年的影響,眉溪四庄之一的大湳聚落則因此將年祭改為
                        農曆大年初二,和「回娘家」的女兒一同慶祝。

                 三、埔里番祖廟之介紹與探討


                                                            3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