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 - 小論文作品集封面側標-1080331
P. 27

埔里噶哈巫聚落與宗教信仰初探:以平埔番祖廟為例
                        肇祥,2014)所寫的番太祖歷史,和噶哈巫族遷至埔里的時間不太吻合。〈番太祖
                        定居原住民第一廟動土〉一文寫道:「相傳 300 多年前,住在仁愛鄉山區的高山族
                        常下山出草砍人頭,番太祖是「戰神」,常常顯靈,手持番刀與戰槍擊退敵人。」
                        然而,根據鄭怡婷(2009)的論文,光緒初年後平埔族始大量遷入埔里,距今約兩
                        百多年。這樣的時間落差加以居住地域的改變,值得再有進一步的探討。
































                                           圖三:埔里番祖廟內之神像與擺設
                                             (資料來源:筆者自行拍攝)

                      (三) 實地訪問噶哈巫族人

                           在寒假期間,筆者曾親至埔里番祖廟實地考察,並訪談身為噶哈巫族族人與番
                      祖廟爐主的陳大哥關於番太祖的歷史與起源。

                           根據陳大哥的訪談:「(過去在台中)新社也是會拜拜的,所以番太祖也有可
                       能是由他們一起帶過來的,應該不是埔里自己的。」這段回應又為番太祖的來源增
                       加了再往更早時間推測的可能。

                           此外,陳大哥在訪談還提到:「番太祖在以前曾經有兩個,一個是男的 (弟
                       弟),一個是女的 (姐姐),但是女的已經不知道流落到哪裡了。」這是我們在
                       回顧過往文獻沒有發現的訊息,並有了新的疑惑:原來番太祖曾經是一男一女?女
                       性的番太祖是如何消失的?男性番太祖負責驅趕外敵,女性番太祖又是從哪些方面
                       庇佑噶哈巫族?

            參、 結論

                 透過對於埔里番祖廟的考察,我們更加暸解埔里在地平埔族——噶哈巫族的宗教信仰與
            文化,並且注意到噶哈巫族與漢人文化的互動,對於埔里在地文史、平埔族的族群文化與宗
            教信仰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此外,在與陳大哥的訪談之中,我們發現既有的史料統整,可
            能會和被記錄族群的認知有所差異,這樣的落差值得再更深入的研究。

                                                            5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