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2 - stars18
P. 62
從「對下不慈」到「對下以慈」
國二甲 張宇希
「對上以敬、對下以慈、對人以和、對事以真」是惟 我看見監院師父的定力與智慧,也發覺自己對小星星們不
覺安公老和尚對所有弟子、居士及普台學子們的期望,這 夠慈悲。
四句箴言,就像是一顆顆飽滿的種子,必須由大家的善行
經過多次磨合後,我開始欣賞他們的天真,包容他們
善心來灌溉培育,才能使生活環境充滿正向的生命力。
的無理,當小孩們橫衝直撞時,我從「皺起眉頭」,改成
每次返家,我和媽媽都會去普安精舍的兒童禪修班幫 和緩地提醒他們要「慢慢地走」。沒多久,那曾對我翻白
忙。剛開始上課時,小星星們三五成群、各自為政,嬉笑 眼的妹妹,在上課前竟主動熱情地對我說:「哈囉!老
聲總是傳到九霄雲外。在這種雜亂無序的氛圍裡,我的煩 師」,當天晚上雖是大雨滂沱,但我的內心卻頓時萬里晴
惱不斷提起,甚至起了退轉的心。 空,喜悅充滿心頭。原來,這就是師父所說的:「唯有慈悲,
才能化解對立。」
記得某次,我旁邊坐了一位小學生,上課前她指著我
大喊:「我不想跟她坐!」當時我感到受挫、丟臉,差點 俗話說:「懷慈悲心,做慈悲事,則心中太平。」精
回她一句:「我也不想!」但在百般的掙扎後,我依然陪 舍的兒童禪修班,其實也是我的禪修課,藉由當小老師的
在旁邊,忍受著她的白眼。 這個機會,讓我感受到了「慈悲」的力量。我相信「慈悲」
是最光明的火炬,可以照亮我們的無知與無明;我相信,
是最光明的火炬,可以照亮我們的無知與無明;我相信,
沒多久,我定下心來聽課,那天師父說:提婆達多某
「對下以慈」是老和尚留給我們的珍貴寶藏,讓我們在待
「對下以慈」是老和尚留給我們的珍貴寶藏,讓我們在待
次配好毒藥後,想要灑在佛陀的必經之路,卻因風向改變
人處事時,多些包容力與同理心,使人吉祥平靜,也令自
人處事時,多些包容力與同理心,使人吉祥平靜,也令自
而導致自己性命垂危,後來蒙佛陀救拔,才得以脫險……。
己擁有高貴的心靈。
己擁有高貴的心靈。
故事持續講述著,失控的小孩們也逐漸安靜下來,當下,
敬人敬己
國二戊 李詩惟
都是最基本的尊重。除此之外,我會聽從每位老師的作業
子曰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 都是最基本的尊重。除此之外,我會聽從每位老師的作業
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日常生活中,我們必須先學會孝 安排,因為我能夠理解老師的用心良苦,背後做了鉅細靡
順父母,恭敬長上,行為謹慎,說話信實,博愛大眾而親 遺的準備,就只為了讓我們得到更多的知識,為人更加地
近仁者,向他們學習。為學要以德為本,求取知識為其次。 成熟。
德行是做人的基礎,孔子教導青少年要從孝、悌、謹、 儘管如此,我依然有需要改進的地方,其實最初的我,
信、博愛做起,因為這些都是最基本的。若是這些基本道 常因功課名列前茅、不夠謙卑而受他人討厭,但後來我學
德都不願盡心做到,擁有再多學問,又有何用?我們求學, 著常持有恭敬心,使我漸漸變得謙虛,懂得感謝身邊的朋
固然要追求知識,但必須先盡到做人的本分,先學做人的 友或老師,我的人緣也因此獲得了很大的改善,從而體會
道理,以德為首要,否則捨本逐末,知識反而會害人害己, 「敬人者,人恆敬之」的道理。俗話說:「態度決定高度,
所謂「知識型的犯罪」即屬之。 格局決定結局」,如果凡事只想到自己,卻從不利益他人;
只會抱怨別人,卻從不檢討自己,那麼這樣的態度,人生
「恭敬」是最重要的品格,也就是學會尊重和謙虛。
中就沒有什麼高度,也沒有什麼氣度。「你的心量有多大,
在學校,我們能夠安心地讀書,是多虧有老師們的指導及
你的願力就有多大」,因此一個人先學會恭敬地待人處事,
父母的照顧,而這也印證了「一日之所需,百工斯為備」
尊重別人也就是尊重自己,有大格局方能創造圓滿的結
的道理。那我們又如何回饋他們呢?對於我來說,在上課
局。
前及下課後行敬師禮,老師授課時,專心聆聽,認真學習,
6060 亮在紙頁上的光
亮在紙頁上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