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3 - 111-1閱讀心得作品集_完整版
P. 33
觀音菩薩的性別與宗教功能之探究
二、問卷調查法
為了解台灣人對於觀世音菩薩形象與性別上的看法,及觀世音菩薩在人們心中的功能,
藉由 Google 表單進行網路調查。從民國 112 年 1 月 12 日開始,截至 112 年 2 月 6 日止,
共收到 107 份有效問卷,詳細分析結果,請見肆、研究分析與結果第四點。
肆、研究分析與結果
一、觀世音菩薩在佛教經典中的形象
佛教起源於印度,流傳至鄰近亞洲地區,受佛教經典的影響,各地對於觀世音菩薩形
象的看法有所不同,整理如表四:
表四、觀音菩薩在佛教經典中的形象
國別/地區 形象
印度、東南亞、西藏及隋唐以前的中國 皇族王子
斯里蘭卡、高棉和西藏 宇宙主宰
西藏佛教徒 達賴喇嘛
(資料來源:于君方 (2021)。觀音:菩薩中國化的演變。財團法人法鼓山文教基金會-法
鼓文化 。表格為研究者整理。)
二、女相觀世音菩薩的出現
就焦杰與于君方的研究來說,女相觀世音菩薩出現的時期有不同的說法,但大致上的
時間莫過於唐代或者宋代。關於性別轉變的緣由,兩文皆有提到可能與中國在地文化有所
關聯;加上觀音並沒有完整的神話體系,因此才有自由發展、演變的空間。
魏晉南北朝時期,民族間的衝突對立十分嚴重,社會動盪不安,百姓需要心靈的慰藉。
觀世音菩薩平易近人、不分貧賤、富有智慧的形象,符合眾人的需求,信徒便日漸增加。
唐朝的佛教興盛,〈觀世音普門品〉早就有了單行本,可推測當時佛教徒已具有觀世音菩
薩無特定性別的觀念。但武則天為了鞏固自身政權,請淨土宗高僧翻譯《佛說寶雨經》時,
添加了一些內容,「汝於此贍部洲東北方摩訶支那國,位居阿鞞跋致,實是菩薩,故現女
身,為自在主。(CBETA,2022)」這就使得百姓更容易接受觀世音菩薩擁有女相的事實。
後來妙善公主的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女相觀世音菩薩遂在日後得以廣為流傳。
到了宋代,雖然《楞嚴經》裡描述觀音菩薩有 33 種應化身,男女老少、貧富皆有,
再次說明觀世音沒有特定性別,但此時大眾已普遍接受觀世音菩薩擁有女相的說法。以上
經典翻譯完成的年代及所論及菩薩的性別,大略整理如表五:
表五、重要經典翻譯的年代與論及菩薩的性別彙整表
經典 朝代/年代 菩薩性別 經典 朝代/年代 菩薩性別
《悲華經》 北涼 曇無讖譯 男性 《大雲經》 南朝時期 菩薩現女身
(414~426) (420—589) 統治國土
《妙法蓮華 弘始八年 隨類化度 《寶雨經》 長壽元年 菩薩現女身
經》 406 年 692 年 統治國土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