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 - 1111010閱讀心得作品集_電子書檔
P. 28
三、我的觀點:
主角貞觀出生在1970年代嘉義布袋的一個大家族裡,現今社會大家族幾乎消失在大眾
的視線中,我們這一帶自然很難去體會龐大家族中的感情、利益、矛盾以及糾紛,更無法體
會到一個偌大避風港的感覺。
二十世紀進入高科技時代,產生了一個新的詞彙「科技冷漠」,以往用膳時段大家應該
是談笑風生,但是如今卻是與手機掏心掏肺,讓我不禁感慨人都比不上手機了,時代與時代
的鴻溝越來越深。但以上所寫的並不代表「滑時代」的不好,只是在科技的高速發展下,心
的距離並沒有拉近,反而更加遙遠。如果能讓我們重回大家族的生活,體驗古早純樸的風
情,或許對於現代人,是一個可以拉近彼此距離方法。
《千江有水千江月》這本書中貫穿了華夏文明五千年來的一個觀念:男尊女卑,我相信
身為女性的蕭麗虹肯定不是這樣想,但她必須反應當時人們的看法,當然非常的不公平、非
常的落伍,但一個科技高速發展社會還是可以看到些重男輕女的蛛絲馬跡。不過隨著知識的
更新,大家一起在反抗過時的傳統文化及倫理道德,除此之外,青少年的我們也會去表達一
些自己認為過時的想法,但有時候大人卻不這樣認為,因為不認同我們的想法,所以每當我
們發表意見時,只會被認為價值觀念扭曲、謬論、狡辯,根本與他們無法進行溝通,如此我
們漸漸地不願意與一些固執大人們進行交流,但每當爭執爆發,又會被歸咎於青少年們不願
意敞開心房,使大人不理解我們,是我們的問題。但時代的前進,知識、倫理、思想都被更
新了,人們應該要去接受,而不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反抗。
其實我是一個非常不了解愛是什麼的女孩,因此在看關於愛情的書時,我都抱持深深地
疑惑,為什麼會在一起?為什麼吵架?為什麼會分開?我曾以為愛情是長長久久的事,但書
本裡、現實中卻屢屢打破我的幻想,無數的因愛生恨,使我搞不懂為何要交往、要結婚。書
中的貞觀與大信一起經歷了前期的曖昧吸引,中期無數的書信來往,但感覺要踏出最後一步
時所有卻嘎然而止,前面堆疊的愛意,在矛盾爆發時消失的無影無蹤,好似未曾出現,這使
我不解,它們都到哪裡去了。
整本書最高潮的部分就是主角貞觀和大信的矛盾點,當時大信出事了,貞觀非常地緊
張,一連數日都睡不好覺,而大信也遲遲沒有消息,因此貞觀將此事寫信告知大信的家人,
大信的母親不放心,便搭船從澎湖去台北找他,可是大信並不希望自己的事被家人知曉,不
願大家知道他有弱點,貞觀卻把事情說出去,大家知曉聰明的大信也會遇到麻煩,他不再是
優秀的大信,不再是有能力解決一切問題的天才,成熟優秀的外衣頓時黯然失色。因此大信
寫了一封信回去給貞觀「妳這樣做,我很遺憾!」沒有稱呼,沒有具名,這狠狠地傷了一個
天真的女孩,但大信是不可能會認錯的,即便他錯了,他只能繼續生氣等貞觀回到他身邊,
可是他們都選擇了等待,等待對方的回應,等著對方的挽留,誰也不願跨出第一步,這段感
情最後便無疾而終。
這本書的高潮點是我最不解的地方,貞觀這麼做並沒有錯,大信憑什麼要生氣?還有愛
情不事雙向奔赴的事情嗎?為何兩人都在原地遲遲步跨出去那一步,真是讓人匪夷所思,或
許只是我還不懂吧!
國一初看此書,對於貞觀和大信的戀情結束感到遺憾,認為這是一本悲劇小說,可是經
過三年的蛻變,再看一次便不這麼覺得,我曾經聽過一句話:「不是故事的結局不完美,只
是我們奢求太多了。」也許分開才是他們最好的未來,喜劇是理想,但悲劇才是現實,破鏡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