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6 - 小論文作品集封面側標-1080331
P. 36

以 GIS 探討台灣坡地崩塌與檳榔樹種植關係:以烏溪上游集水區為例


                  高程呈現負相關,代表高度越高,越不容易發生崩塌,但一般人可能會認為高度越高,
            越容易發生崩塌,但是崩塌通常都是因為人為的關係所造成的,而一般人不會到高山上開發,
            所以高度越高,越不容易發生崩塌。在第二輪的統計中加上了檳榔樹後,代表高程越低的地
            方才會有人種植檳榔樹,而高程越低,崩塌越多,所以檳榔樹可能會造成土地崩塌。

                  距水系距離成不相關,代表崩塌地並不會因為距離水多遠而有所改變,在第二輪的統計
            中加上了檳榔樹後,變成負相關,原本離水越近沒有崩塌,加上檳榔樹後就有了,代表水是
            造成檳榔樹崩塌的關鍵。

                  距道路距離成負相關,代表離道路越近越多崩塌地,因為崩塌地常是人為造成的,所以
            在道路附近發生崩塌好像也符合一般大眾的認知,但在第二輪的統計中加上了檳榔樹後,變
            成不相關,由此可知檳榔樹和距道路距離沒有關係。

            肆、引註資料

                 一、中央研究院(2014)。紅唇與黑齒:檳榔文化特展。台北市:中央研究院。資料擷
                      取日期:2019 年 2 月 28 日。取自 http://betelnut.asdc.sinica.edu.tw/?page_id=2634

                 二、行政院農業委員會(2014)。水土保持技術規範。台北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三、李錫堤(2009)。山崩及土石流災害分析的方法學回顧與展望。台灣公共工程學刊,
                      5 (1),1-29。

                 四、李嶸泰(2012)。應用羅吉斯迴歸法進行阿里山地區山崩潛勢評估。中華水土保持
                      學報,43 (2),167-176。

                 五、吳寶芬(2014)。檳榔管理方案簡介。農政與農勤。270 期,30-36。


                 六、陳瑞全(2014)。應用航照數位影像探討嘉義山區檳榔作物的空間分布。國立嘉義
                      大學農學院森林暨自然資源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七、黃聖慈(2008)。以 GIS 探討台灣濁水溪與烏溪上游崩塌地之影響因子。國立中興
                      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碩士論文。

                 八、經濟部水利署(2005)。烏溪河系河川情勢調查。台北市:經濟部水利署。


                 九、趙振平(2007)。不安定指數法改進模式應用於南勢溪集水區 山崩潛感分析之研
                      究。中華水土保持學報,38 (2),123-133。

                 十、檳榔栽植年報(2017)。檳榔種植面積與產量。台北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7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