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3 - 普台之星19
P. 73
籠天地於形內,挫萬物於筆端
國三乙 姜亞緁
校園生活中,站在講台上辛苦教書的人,是我們所應尊敬的老師們,求學至今,我最敬重的是我的國中國文
老師。因此如果有機會,我也希望能站上講台,教導同學「小人」與「君子」的差別,並帶著他們一同領會「一
山放過一山攔」、「露似珍珠月似弓」等古人智慧與詩詞之美。
在我的觀察中,國文老師是一份艱辛的工作,授課前一定要備課,試卷、課本上總有滿滿的筆記,給我們指
派的作業自己也會先寫過一遍,在我們有生活、課業等方面的疑問時,老師也從未藏私,常利用下課或晚自習時
間,為我們解答疑惑。
我曾經幫老師在黑板上抄寫課文,在還沒踏上講台前,我天真地以為這就像探囊取物般簡易,「天下事有難
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當我自信滿滿地寫完第一段後,沒想到由白色粉筆所勾勒出的文字絲毫不聽使
喚,又小、又歪、又醜,彷彿蚯蚓大軍在黑板上失控亂竄,之後全班就在慘不忍睹的板書中完成課堂學習。我事
後想著,為什麼老師的字可以這麼好看,便向老師尋求武功秘笈「練字本」,勤加練習了一學期後,果然功力大增。
某次上課,老師講到一篇有趣的文章,在《聊齋誌異》〈雨錢〉篇中,知識博洽、鏤花雕繢的狐仙與一主角
秀才評駁古今,狐仙原本欣賞秀才的高雅曠達,但兩人相處一久,秀才卻以自己貧困為由,請求狐仙做法雨錢,
期望能不勞而獲。狐仙在看透秀才真面目後,知道此人非文字之交,便決心在離去之前提點秀才。他先是在小房
間裡下了三四尺深的錢雨,在秀才心滿意足後,又使所有阿堵物化為烏有,僅勝母錢十餘枚,秀才因此怨懟狐仙,
狐仙也果決地說明不想與秀才合謀做賊事。
故事結束後,老師提了兩個問題:一、若生活真的有困難,不該求財嗎?試想若自己處於秀才的境地,會表
現出怎樣生活言行?而秀才真正讓人厭棄的地方又在何處?二、狐仙發現秀才的要求不甚合理時,為何還要答
應?若自己是狐仙的話,又會採取怎樣的舉措?這兩個問題使我們搔首撓耳、苦思良久,任憑我們翻遍補充、習
作、講義都找不到解答,在大家輪番說出自己的想法後,老師也引導我們做了總結。
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以秀才的角度來說,取財是可以的,但要取之有道、見利思義,祈求利益從天而降
的念頭是不對的,而秀才真正讓人厭棄的主因是所有錢幣都憑空消失後,竟還「盛氣向翁、頗懟其誑」,做錯事
還敢生氣,倘若在此秀才能提起覺性、表示歉意,相信一定會使對方軟化,兩人的情誼或許還有挽回的餘地。而
狐仙不在一開始就拒絕秀才的請求,是想先使秀才饜足於鉅款,再令他更加徹底地失望。另外,狐仙在文末表達
生氣也是對的,若選擇鄉愿順從,恐怕秀才一輩子也不會醒。這幾十分鐘的討論,使我醍醐灌頂,原來短篇文言
小說中,也有應對與人際的學問在裡頭。
想要當個理想中的國文老師實在太難了,除了管理班級、要求課業,還要點明課文以外的弦外之音,使學生
聽來饒富趣味。我認為老師這個職業需要厚實的基本功與精進的求知慾,就如同戴勝益所說的:「真正的成就,
不在於做了一件偉大的事,而是累積每天的平凡。」老師所施展的點點滴滴,都是經驗的累積,上課時除了提醒
自己要專注謙虛,也要對每位老師保持尊敬,「籠天地於形內,挫萬物於筆端」是我在聽講國文課時,默默給自
己的期許。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