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 - stars18
P. 26
走入祖父家的大門,映入眼簾的是一幅書法作品,落款寫著石瀅
瑄九歲,作品並不出色,掛著是為了紀念我在黑白之間的適時際會
黑 吧!
白之間 寫書法曾經只是我換取自由的工具,為了趕上電視,便匆匆揮灑
幾撇。怎麼也想不明白:為什麼王獻之能夠磨完十八缸水?懷素願意
以蕉葉代紙練字?智永禪師寫壞的禿筆竟可裝滿五個一石的竹筐?為
什麼有如此熱愛書法的人?而且為數還不少。
國中時我成為比賽選手,但對書法沒有絲毫熱忱,每天的訓練成
了一種折磨。當我在寂靜寧定、充滿墨香的小教室練字時,窗外傳來
的是同學愉悅奔放的笑聲和籃球咚咚落地的美妙音聲。握著筆桿的手
抖動著,心裡的不平衡滿溢橫流,我已無心練字。一一審視過去留下
高二庚
的筆痕,字裡行間沒有堅定和踏實,只有悲憤的情緒,這能怪誰?這
種生活如一汪暗沉的濃墨,闇黑無光。
石瀅瑄
重新提筆揮毫,從臨摹古人留下的墨韻,到不看字帖,自己安排
空間、飛白、虛實。慢慢地,心情不再充滿厭惡,轉為怡然自得;不
再是寫不好就心灰意冷,而是堅持下去;不再羨慕玩樂的同學,而是
凝神定氣。我的遠方已然佇足在前,那就是延續書法藝術之精神,書
寫中國文字之美。於是飛白進入亮黑的生活中,錯落有致,生命亦透
出純白的微光。
書法之美在於它對生命的啟發,不但蓄積了中華文化的精髓,更
乘載著「柔弱勝剛強」、「黑白相間」的智慧。不論是暴力毆打還是
惡言相向,都是傷人的堅硬武器,其中欠缺的正是柔軟。柔軟的筆毛
能勾勒出硬筆無法呈顯的線條,能表現出硬筆所欠缺的墨韻——濃淡
乾溼。濃黑的實筆彰顯出「剛」的力道,而飛白的虛筆卻又帶入「柔」
的意境。書法所展現的美,恰是柔弱蘊含剛勁,以及黑白相間相生的
和諧圓融。記得老師曾說:「寫書法的孩子不會變壞。」的確我從小
就不是個讓人擔心的孩子。每當怒氣將爆發時,我就會想起「柔弱勝
剛強」、「虛實相生」的道理,脾氣因此改善了許多。遊走於黑白之間,
我涵養出定性、耐性和專注。
書法是我的人生之夢,前行途中難免會有瓶頸挫敗,但這正是奮
力追求的證明。一個個不完美的字都是成長的軌跡,都是一種藝術,
因為書法的最高境界不是完美,而是適當其時。所以才有王羲之的〈蘭
亭集序〉、張旭的〈肚痛帖〉和顏真卿的〈祭姪文〉,這些作品都是
適當其時、適當其境才能揮灑出的美麗。
我的確不是生來就喜愛書法,但適當其時,與書法結下善緣,廳
堂上懸掛的九歲作品就是際會如期的最佳紀念。書法引領了我,形塑
了我,在黑白之間,我看到了生命的純粹與成長。
24 普台文字館
24
普台文字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