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 - stars18
P. 20
1071031 梯次 讀書心得比賽 特優作品
《穿上盔甲的貓》讀後心得
高二庚 洪 韻
《穿上盔甲的貓》是患有亞斯伯格症的作者蘇偉馨,透過自己的人生經驗,以及亞斯的觀點,引導讀者認識
自我、擁有正確的態度,走出人生的道路。
作者蘇偉馨是我小學的校長,這個學校的人不論老師、學生,都很「真實」,對於想知道的事情,大家會習
慣直接問到答案滿意為止,對生活中的細節也很專注,甚至可以說是計較,即使是根深柢固的道理也不會盲從,
而懂得提出疑問。在好奇怎樣的理念可以打造出這樣的學校之下,我買了《穿上盔甲的貓》這本書。只是小學的
我無法完全體會書中的人生哲理;時隔多年再次拿起這本書,書中的奧義卻破除了我生活中的重重迷霧,使我得
見朗朗青天。
書的前言以新詩《穿上盔甲的貓》引出了第一大章節——本質。在社會化過程中的我們,往往不小心忘記了
真實的自己,如同穿上厚重的盔甲,掩蓋了本質,成為國王的新衣中那群不敢說出真相的老百姓。書上說「本質」
是人們來到這個世界之前,上天賦予我們的生存工具。而我認為,本質是人們唯一不會變的事物,是人們最「真」
的一部份,也是孟子所說的「赤子之心」。有展露本質的真心,我們才是獨一無二的個體,而不是規格化量產的
制式產品,世界也才能多彩而豐富。所以生活中我們要「凡事由真」,用真實的心去追求本質、找出真理,不要
當一個沉默的串謀者。若不以「真」為起點,哪來的「善」和「美」?
書中也提到,「好奇心」是生命存在的第二個心跳,人類的發明幾乎都是來自一句「為什麼」。我非常認同
這種看法,因為從最基本的找資料、做實驗,探究問題成因,都是因為好奇心。好奇心驅使我們學習,成為一生
受用的生存力;好奇心是滾滾的源泉,能使生命之芽萌生滋長,欣然成材。因為好奇,居里夫人成功地分析出鐳
元素的各種性質,精確地測定了它的原子量;因為好奇,哥白尼推翻了太陽繞地球轉的「地心說」。無怪乎有人說:
「知識是一種快樂,而好奇則是知識的萌芽。」反思自己,有時候安於舒適圈,此後應該突破,除了妥善應用時
間外,更要多想多問,在有限的學習時間內利用「好奇心」學習新知。
書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沉迷〉這篇。通常提到「沉迷」兩個字,就會想到沉迷電玩、沉迷動漫、沉迷小
說等負面內容,然而書中卻認為沉迷是學習最大的動力。因為對當事人而言,沉迷是一種喜悅的感受,會帶來反
覆練習的意願,當沉迷於某個東西時,便會深入研究、付出心力。我認為這種說法和孔子所說的「好之者,不如
樂之者」不謀而合。「好之」是情感的傾向,而「樂之」則是具體的實踐,「沉迷」就是「好之」又「樂之」。
當人沉迷其中時,便會不斷浸潤涵詠,因而蓄積深厚,所以沉迷不一定是浪費生命,反而是加強能力的機會。很
多時候我們都只是抱著不求甚解的心態在浪費時間而已,如果想進步,就必須真正花時間去研究,也就是「沉迷」
其中,「好之樂之」而不倦,這就是「學習力」。
書中另一個亮點是談「創意」。創意是因應需求而產生,創意是用來解決問題的。在我就讀小學時,學校採
取主題式教學,課程很強調想辦法解決問題,也就是注重個人的「創意」。因為問題常常是開放式的,不存在標
準的答案,大家無法抄襲,只好認真思考。透過這樣的訓練,不但思考力大增,創造力也大增。我認為這是很重
要的能力,因為未來的生活變化多端,是沒有標準答案的,只有運用智慧及創意,才能解決問題,使自己更卓越。
日本曾有客戶抱怨買肥皂卻買了個空盒。大公司的解決方法是研發一台價格昂貴的「X 光監視器」檢出空盒;然
而另一間小公司,卻是買一台幾百元的強力電扇,放在輸送機末端吹皂盒,被吹走的便是沒放香皂的空盒。小公
司運用創意,便將大事化小,既簡單又省錢,可見「創造力」是一個人乃至一個團隊進步的靈魂。
以「赤子之心」為出發點,以「好奇心」為動力,以「沉迷」厚積「學習力」,以「創造力」開創新機,人
生將會無限美好。這二心二力便是我閱讀本書最大的收穫。
18 普台文字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