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 - stars18
P. 17
開工——學習承受與奉獻
第二天早餐後,當地領導教導我們使用榔頭、削刀和鋸子的方法。待大部分同學都嘗試過基本功的技巧之後,各
組提著工具箱,前往各自的工作崗位,展開第一天的重建行程。
我們分成四組,分別要和四個不同的家庭合作,完成蓋房子這個艱鉅的任務。第一天的工作是削竹子,要將竹節
削平及側面削順,並用竹片編成地板,這樣他們入住之後,才不會被竹子上的尖刺刺傷。第二天則是分工將竹子一片
片地釘上去,並將大片葉子編成的屋頂,用粗的尼龍繩綁上去。由於整個屋頂除了木頭支架之外,並沒有使用任何一
根釘子,因此要如何將葉片一層一層疊在一起,並且單用尼龍繩繞過木頭支架綁緊,是我們需要反覆嘗試最多次的部
分。在這個部分我們學到的是:如何鞏固屋頂樑柱才會安全;如何將葉片疊成屋頂,才不會讓雨水透過葉子而造成屋
內漏水;以及如何在樑柱上釘釘子,不論方向、角度、力道、速度都大有學問,整體學到的更是 Olango 島上居民獨
一無二的智慧。
第二天下午下起了午後雷陣雨,雨水打在我們的臉上,屋頂葉子夾雜的細砂撒在我們的身上,雖然有些不舒服,
但心裡更多的是一種能為島上居民奉獻一點點心力的幸福,一種雖然生活環境窘迫卻有著單純快樂的幸福。不管是不
小心將榔頭敲到自己的手,或是屋頂葉片的屑屑掉進眼睛裡,都沒有人抱怨、沒有人放棄。因為從蓋房子的過程中,
我們漸漸了解到,這趟旅程不僅僅是要幫島上的居民蓋房子,更重要的是學習無怨無悔地為他人付出的過程。
削竹子準備建材 用尼龍繩編綁屋頂 用榔頭釘釘子鞏固牆壁
與當地居民一起蓋房子 與當地孩童聯手準備建材 同學及屋主與重建完工的房子合影 與當地居民一起蓋房子
見識——探索當地的人文特色
疲憊工作之餘,傍晚回到了住處,當地的婦女為我們準備了當地的美食——兩種 Olango 式的香蕉料理:炸香蕉
和香蕉乾。我們品嚐了在地的素食佳餚,其中,炸香蕉是用 Olango 島上特有的香蕉做成。我們邊吃著道地的食物,
邊聽著當地漁夫分享自己工作的樂趣。海洋資源豐富的 Olango,島上大人除了白天做木工外,晚上半夜會點著燈,
帶著親手做成的捕魚工具下海捕魚,光是聽著這些故事就令人感到特別地有溫度。
Olango 島上資源相當缺乏,居民平均收入極少,過著節儉的生活,而其中水資源在 Olango 是極為珍貴的。不像
在台灣的我們,水龍頭打開就有乾淨的自來水、飲水機一按就有健康的飲用水,在島上的每一滴水都來之不易。島上
的水資源分為三種:海水、自來水及蒸餾水。其中,最容易取得的是海水,居民使用海水洗碗盤、沖馬桶及洗澡,生
活中大部分都是使用海水。蒸餾水的取得是難上加難,產量極少的蒸餾水只使用在刷牙及飲用方面。我們在那邊洗澡
用的自來水,是從菲律賓本島的市區運到島上來的,每天一個人只有一桶水可以洗澡,前面的人用多了,後面的人就
會沒有水。潮濕黏熱的天氣、龐大的工作量,加上有限的用水量,每一滴水都必須要用得恰到好處!
經過短短五天四夜的 Olango 國際志工之旅,真正感受到什麼是資源匱乏,回到台灣,每次蓮蓬頭打開,源源不
絕的乾淨洗澡水流出來時,就會想到島上居民和孩子的臉龐……。因此,在不是真正需要用水,水龍頭卻開著的時候,
我們會告訴自己不要浪費,要更加珍惜這些資源。透過這趟旅程,我們深深感受到「不是所有的東西都是理所當然
的」,踏出舒適圈後,才開始學會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更重要的是學會感恩,感恩我們擁有優渥的生活、豐富的
資源,及這份獨一無二的人生經驗,讓我們知道自己是何等地幸福。這次的志工行讓我們從生活優渥富足的青少年,
蛻變成了懂得感恩、學會反思的成熟青年,回頭看到自己擁有的一切,心中充滿了感恩。
菲律賓國際志工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