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3 - stars17
P. 93
普台遊子二三事
我的故事
第五屆校友
國立成功大學 從普台開始
生物科技與產業科學系
畢業三年了,如今回想起普台的一切,還是會覺得那是我落地生根的地方。國
中二年級的時候,我一個人來到埔里這片土地扎根,在普台的五年有歡笑,有淚水,
而這些都是塑造今天的我重要的養分。
「如果當初的你沒來到普台,你覺得現在的你會不一樣嗎?」會不一樣,會非
常不一樣。以前我是個很好動調皮的學生,班上只要有我,課堂上很少是可以安靜
好好上課的。來到普台這個新環境對我而言是很大的挑戰與轉變,因為住宿生活讓
我試著去跟身邊形形色色的人朝夕相處,我不再是生活中的小霸王,以自我為中心,
反而要試著去融入團體生活,也因為如此,上了大學後要離家外宿,對我而言完全
不是問題,因為在中學階段我已經學會如何打理好自己的生活起居了。
還記得前陣子,我參加了一場普台教育說明會,那時看到普台生活紀事影片中
播映著外語星光之夜、英語話劇、日語配音、學生音樂會等等各式各樣的活動,心
中有種莫名的觸動,有好久好久,沒有站在普台的藝術大廳舞台上參與演出了。上
大學以後覺得這樣的機會更是難能可貴,在大學雖然也有很多舞台機會,但都必須
自己努力去爭取,很少會像在普台那樣能獲得這麼多學校、師長提供的資源。在普
台,舞台就像是生活的一部份,我學習如何面對人群侃侃而談,似乎就是從拿起麥
克風的那一刻開始的。還記得我的第一次舞台經驗是在一陣尷尬和忘詞中度過,雖
然如此,也讓我體認到自己的不足,讓我努力克服對人群的恐懼,一次又一次不斷
地訓練自己,這樣的學習歷程是我在普台生涯中很美好的回憶。
我本身就不是個有定性的小孩,在準備大學學測時,心中的浮動和忐忑不安常
常影響我讀書的心情。很感謝在普台生涯中每次的靜心課程,讓我學習控制自己不
安的情緒並訓練專注力,每次的靜坐和禮佛都使我更能放下得失心應付大考。養成
這樣的習慣後,在大學生活中每每感到浮躁不安時,我都能透過短暫的靜心時間來
調整自己的步伐。「敬慈和真」是我們的校訓,說實在的,這四個字因為我從小看
到大故而常常忽略它背後的意義,畢業一段時間後才發現母校在品格教育上的用心。
舉例來說,上了大學後,很少有人會再教你對師長和長輩要有禮貌,往往都是在犯
錯、碰壁後我們才學習到話該如何說,人與人相處應該如何互動才是尊重;長大後,
離開中學生的身分,犯了錯也很難有人會一再地提點你。我想,普台給予了我們很
大的包容力、很多學習的機會,師長從不吝惜告訴我們如何修正自己,讓自己變得
更好。
畢業之後,一個人來到台南讀書,和同一屆的同學各奔東西,聯繫的機會變少
了,以為感情也會因此而淡去許多,然而每次見面卻都好像又回到中學的住宿時光,
總是像家人一樣關心彼此的生活近況。「雖然很久不見,甚至都沒有聯繫,但不知
道為什麼感覺你們一直都在,不曾變過。」這是高中朋友在一次對話中跟我說的一
句話。我想,普台的同學和師長的情感就像家人,畢業後每次的見面對話都讓我更
肯定自己就讀普台的選擇。
在普台的這五年,我打開了不一樣的眼界。我看見了舞台的可能性,歷練了面
對人群的勇氣;我體會了內心安定的力量,讓我在活動和課業間可以穩定地調整自
己的步伐;我也在師長和同學身上,看見了專屬於普台人深厚的情感。這裡是我第
二個家,謝謝普台給予我的一切。
91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