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 - 112-2小論文
P. 9

越來越科學的中藥
                 基於以上藥材品種、栽種和炮製引發的種種問題,蔡文正(2009)曾進行研究指出民眾
                 對中醫藥的正確認知尚待加強,若能對中醫藥多加規範,提供藥物資料查詢及諮詢管道,
                 將提昇民眾對中醫藥的信賴度,減少醫療資源浪費,更能促進民眾之用藥安全。王美雁
                 (2020)也研究發現,仍有部分民眾以為中藥沒有副作用,選擇以中藥作為養生保健良
                 方,但其實中草藥並非毫無毒性,服用的劑量應配合體質進行調整,建議相關單位要宣

                 導民眾用藥安全的正確概念。
                 為了讓中藥生產、成品檢驗、上市供應、民眾使用,及官方監督管理有法定依據,政府
                 於民國 93 年起公告「中華中藥典」,94 年改名「臺灣中藥典」,詳細列出每藥材的名稱、

                 性狀、鑑別、含量、用途用量及注意事項等,中藥業界作為品質管制之參考。衛生福利
                 部中醫藥司黃怡超司長提到我國也積極參加國際藥典會議,瞭解傳統藥材品質控管的國
                 際趨勢,因應各國中藥品質、規格、檢驗法之更新及相關法規要求而修訂「臺灣中藥典」,
                 希望提升台灣製作的中藥品質,建立管理制度,促進臺灣中醫藥的科學化與國際化。我
                 們進入衛福部所設置的網站中,以黃芩為例,查詢結果如下圖六所示:


                 圖六     臺灣中藥典暨圖鑑資料庫搜尋結果-黃芩













                     資料來源:臺灣中藥典暨圖鑑資料庫(無日期)。黃芩。2024 年 3 月 3 日。取自
                             https://www.cmthp.mohw.gov.tw/Search/SearchDetail?v=4&p=0276
                 除了以上促進中藥科學化的因素外,從行政院(2022)「中醫藥振興計畫(111~115 年)」
                 裡也能梳理一些有利因素:


               (一)世界衛生組織(WHO)發表「2014~2023 年傳統醫學戰略」,呼籲各國重視並制定
                      相關政策以管理傳統醫學,也建議逐步納入各國在地健康照護系統。

               (二)行政院衛生福利部制定「中醫藥發展法」,已於 2019 年 12 月 31 日總統公布實施,
                      確立國家中醫藥發展之基本原則,期能促進中醫藥永續發展,同時增進全民健康福
                      祉。
               (三)衛福部提出「中醫藥振興計畫(111~115 年)」,擬定六大發展目標,包括「精進
                      源頭品質控管」、「促進產業創新加值」、「強化上市中藥監測」、「提升藥事服

                      務及衛生教育」、「建置傳統中醫藥文獻知識庫及復振原住民族傳統醫療知識」以
                      及「建構與鏈結國際夥伴關係」等,對於國內中藥(材)品質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建
                      立了科學化的目標。

                                                            4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