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4 - 111-1閱讀心得作品集_完整版
P. 84
石化界面活性劑綠色爭議之探討——以十二烷基聚氧乙醚硫酸鈉為例
億美元,估計至2027年將達到15億美元以上,而中國仍將是市場規模增長最快速的
國家之一;德國巴斯夫(BASF SE)、美國陶氏杜邦(DowDuPont, Inc.)和德國贏創
(Evonik Industries AG)是 全 球 三 大 SLES主要生產商(Global Industry Analysts, Inc.,
2021)。這幾年間,隨著COVID-19疫情持續蔓延,世界各地對清潔品的需求不斷飆
升,特別是家用清潔品的部份,預估到2027年,全球市場將超過3120億美元,被認
為是疫情期間最能抵禦經濟衰退的市場之一;而美國寶僑(Procter & Gamble)、英國
聯合利華(Unilever)和德國漢高(Henkel)是全球前三大家用清潔劑品牌商;2021年美國
寶僑公司營收高達近762億美元(Elsie Boskamp, 2021)。顯見界面活性劑及其製品產量
之大、遍佈之廣,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實應受到更多關注,不能等閒視之。
四、嬰兒沐浴露含致癌物爭議事件
SLES在製造過程中會產生一種二級致癌物——1,4-二噁烷(1,4-dioxane),並受其
汙 染 。 2009年,美國消費者保護組織——安全化妝品運動(Campaign for Safe
Cosmetics, CSC),發佈一份研究報告指出,高達67%的嬰兒沐浴露含有1,4-二噁烷,
其中不乏嬌生(Johnson & Johnson)、寶僑等知名大廠旗下暢銷產品;美國消費品安全
委員會(U.S. Consumer Product Safety Commission, CPSC)認為,儘管微量,但光是1,4-
二噁烷的存在便讓人極其擔憂(Campaign for Safe Cosmetics, 2009)。安全化妝品運動
認為政府監管力道薄弱,加上法規標準寬鬆,呼籲特別是嬰兒、兒童、未成年、孕
婦以及女性等弱勢群體應當自保,主動避免接觸SLES這類受1,4-二噁烷污染的有毒
界面活性劑(Campaign for Safe Cosmetics, n.d.)。
五、綠色化學的概念與內涵
綠色化學一詞最早出現在1990年美國環境保護局(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EPA)所制定的污染預防法中。1998年化學家Anastas, P. T.和Warner, J. C.提出
了著名的綠色化學12項原則(Twelve Principles of Green Chemistry),受到全球的重視
與響應,其中包含:使用對人體和環境沒有毒性的物質來設計製程、設計更安全的
化學產品、使用可再生原料取代消耗原料、促使化學品可無害降解且不會永久積存
於環境,以及發展分析技術以監控預防製程中產生有害物質等項目。綠色化學設法
從源頭就防止汙染毒害,旨在推動化學製程中不使用有害物質的創新技術,使化學
得以永續發展,因此又稱為永續化學,目前已成為各國重要的政策趨勢。台灣於
2016年底成立了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毒物及化學物質局,負責推動綠色化學。
參、研究方法
一、研究方法與流程
本研究採用文獻分析法進行各項探究。由於少有相似主題的研究可供參考,加
上所涉領域較為廣泛,為求嚴謹,更須大量蒐集並仔細研讀過濾資料,幸有中部某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