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 - 1090325小論文
P. 12

解析工業的血液:以數據分析與人文地理探討元大石油指數趨勢圖

                      (一)2016 年 11 月 14 日~2016 年 12 月 12 日

                                這段期間內,正 2 漲 6.63 塊,反 1 跌 4.48 塊。自 2014 以來,全球油價處於

                           長期低迷狀態,「2014 年中期以來的石油價格重跌,已經讓金融市場承受了嚴重
                           的苦果」(天下,2015)。而至 2016 年底時,OPEC 終於同意開始減產,根據供
                           需法則,油價有望回升,「經過多次會談,OPEC 與非 OPEC 國家達成協定,決
                           定減產。其中,以俄羅斯為首的非 OPEC 國家同意減產」( 每日頭條,2017),

                           我們認為年底的回升應屬預期的走勢:在此政策決定後,油價漸漸攀升。

                      (二)2016 年 12 月 12 日~2017 年 6 月 22 日


                                在這半年內,正 2 跌 10.45 塊,反漲 5.57 塊。雖然 OPEC 與俄羅斯減產以抬
                           升油價,但此舉卻使另一個產油大國──美國得利。「油價上漲,反而激勵美國
                           頁岩油產量重新回升。」(能源知識庫,2017)。 根據供需法則,美國頁岩油產
                           量增加,使得價格又再度下降,但 OPEC 減產監督委員會表示,原油會持續減

                           產。

                      (三)2017 年 6 月 22 日~2018 年 10 月 4 日


                                長達一年的時間,油價持續上升,正 2 漲 22.27 塊,達到我們的母體樣本的
                           最大值,反 1 則跌 11.9 塊。我們起初感到好奇,難道 OPEC 減產到把價格重新
                           抬升回來?「減產似乎奏效。美國頁岩油成長超乎預期,但這目前依然無法填
                           平 OPEC 與俄羅斯減產的量。」(天下,2018)。而減產並非是唯一的原因,天

                           下裡面有提到,沙烏地阿拉伯與葉門叛軍青年運動的衝突,以及委內瑞拉(OPEC
                           成員國)的政治動盪,都是石油抬高的因素之一。值得一提,美國與伊朗的關
                           係逐漸惡化。


                      (四)2018 年 10 月 4 日~2018 年 12 月 26 日

                                短短兩個月內,油價暴跌,正 2 跌 23.06 塊,反 1 漲 5.57 塊。原因是因為
                           這段時間內國際發生能重挫油價的大事。正如上文所述,美國與伊朗的衝突達

                           到巔峰,「川普誓言要將伊朗的石油出口歸零。」「在川普壓力下,沙烏地阿拉
                           伯將產量提高到歷史最高水平。」(鉅亨,2018)。而美國頁岩油也持續增產,
                           使得美國成為了產油第一大國,根據供需法則,


                           由於時間的關係,我們並沒有將後面 4 個極值,以及 3 個趨勢作探討,希望未
                      來有充分的時間,探討其背後的重大事件。



                                                            8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