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5 - 第1090315梯次閱讀心得_電子書
P. 45
樣的情緒。」有時,我會對於同一件事太過執著,這樣的情緒導致懊惱或頭痛;
偶爾,我也感到迷茫,不知所措,不了解自己要的是什麼,只能盲目的,日復
一日,過著平淡無奇的日子。而在看了這本書之後,作者教我們面對情緒,應
當要「深度傾聽內在求好、求善的吶喊」,能夠真誠的理解和接納自己,認識
「了解自己」的重要──若不了解自己,又要如何賞識自己?不懂得賞識自己,
又談何自信?
此外,作者也在書中提供了一些遇到事情,可以用來思考轉念的小方法。
好比在人際關係上,有時候我會「失望」,失望是得不到所期望的結果而失落,
懊惱怎麼會是這樣的結果?於是反覆詰問自己,我做錯了什麼?但其實,沒有
錯,出發點和用心都沒有錯,只是錯在在錯的地方努力,你給的不是對方要的,
因此,得不到自己所期望的罷了;又或者,你們彼此不知道對方要的是什麼,
所以給他你認為最好的,卻得不到預想的回饋?但若換個角度想!他們也是把
他認為最好的給你,感謝他把最好的給了你,心裡就舒坦許多,而自己也學習
到了「換位思考」。其實以上,說的正是我與爸媽的互動,而失落的次數,也
就不言而喻了;我們念的是住宿學校,要回學校前,媽媽總會呼喚妹妹來擁抱
一下,溫和叮嚀一些話,再跟她說加油!對於我,卻只有「上課要認真,在學
校加油!」我總會想,或許是因為我長大了,媽媽比較放心?還是其實,是因
為媽媽總與妹妹發生爭吵,因此想要緩和關係?儘管如此,心中卻還是難以避
免有著許多不平衡。看完書後,終於逐漸平穩了我內心那座起起伏伏、搖擺不
定的天秤,我想,對於差了五歲的我們,媽媽放心的程度當然不一樣……,或
許這也代表她對我的信任與放心。想通了後,其實也就不再那麼糾結了。
心中曾有著很多的不平衡,特別是在情緒體現的時刻,我們總不懂得如何
看見內在,那聲嘶力竭、兢兢業業在呼喊的心、求善的心。我不是一個有自信
的人,卻也不自卑,我只是在做每件有意義的事情、每一件我所在乎的事情,
盡我所能達到最好。學習「賞識自己」,並不容易,卻也能使我們向前一大步,
看見自己需求的渴望、被忽略的痛;看見媽媽對我的放心和期許,或許,心中
有許多不情願,這些仍是生命中的磨練。
看著這本書,我覺得自己的需求是渴望被看見以及受到矚目,也教會了我
什麼是傾聽、什麼是與自己對話。誰也無法真正懂誰,學會賞識自己,訴說需
求,對我而言是需要時間去跨越的大牆,當知曉情緒來源,希望我們都能好好
的與自己相處,也賞識自己,和每個人。
四、討論議題:
1.遇到懷疑時,你都怎麼提高自己的自信心?
2.在充滿懷疑與挑戰的路上,如何擁抱那個,總是不安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