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 - 1081031小論文
P. 21
法國的悲歌—《悲慘世界》
音樂劇(Musical)是生動的藝術形式,是結合音樂 、歌曲、戲劇、舞蹈的表演型式。
(John Kenrick,1996)。它以多種方式呈現,例如:幽默、諷刺、愛情、憤怒等情感去表
現出作品的意境,再透過演員的表情、聲音去詮釋。雖然說音樂劇跟其他戲劇的表演方
式有點類似,但它獨特的地方在於歌曲、對白、表演,也非常重視肢體語言等因素。
(一)音樂劇起源
音樂劇可追溯到十九世紀的小歌劇(Operetta)和喜劇(Comedy)。那時無恆定的
劇本,大多包含雜技和馬戲等形式去表演。直到 1927 年開始重視文字劇本後,音樂劇
才漸漸走向我們現在所知的樣子。剛開始音樂劇多以樂觀與喜劇收尾,後來融入一些
悲觀元素,發展出許多膾炙人口的悲劇。
(二)音樂劇的普及
在電視普及之前,觀賞音樂劇是最受歡迎的休閒活動。音樂劇最常於美國百老匯
演出。1980 年後,英國倫敦的音樂劇演出愈來愈蓬勃,後來甚至出現法語的音樂劇,
如:《悲慘世界》、《鐘樓怪人》(Notre-Dame de Paris)等,現在亞洲地區也有許多
音樂劇的演出。
(三)四大音樂劇及作家
音樂劇與戲劇的完美邂逅,開創出嶄新的藝術殿堂,餘音裊裊的高亢嗓音與跌宕
起伏的劇情,都成為永垂不朽的經典。以下為四大音樂劇介紹:
1、《貓》(Cats)取材自英國詩人托馬斯.斯特爾斯.艾略特(Thomas Sterns Eliot) 為
兒童創作的詩集《擅長裝扮的老貓經》(Old Possum's Book of Practical Cats) 。《貓》
是沒有主角和劇情的音樂劇,闡述傑利可貓(Jellicle Cats)族群之間互動和發生的事。
2、《歌劇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由法國偵探小說家卡斯頓・勒胡
(Gaston Louis Alfred Leroux)所撰,是一部愛情驚悚小說,之後被拍成電影獲得廣大
觀眾的喜愛。
3、《西貢小姐》是克勞德-米歇爾·勳伯格和(Claude-Michel Schönberg)與亞蘭·鮑伯
利(Alain Boublil)共同創作的一部音樂劇。音樂劇靈感源自於一位越南母親在機場
送孩子到美國的照片。雖為悲劇收場,但其中的音樂為《西貢小姐》添加許多唯美情
感色彩。
4、《悲慘世界》為維克多.雨果所寫小說改編而成,述說當時法國悲催的社會現況。
二、著作《悲慘世界》背景
法王路易十五(Louis XV,1710-1774)執政後期,因宮廷生活紙醉金迷,加上戰爭頻
繁,國庫耗損甚多,也使國家經濟逐漸衰退。接下來繼位的路易十六(Louis XVI,1754-
1793)時常被權臣左右,導致法國政府無力管控財政,於 1788 年宣布破產,進而爆發法
國大革命(1788-178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