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8 - 小論文作品集封面側標-1080331
P. 78
恐懼「蟲」何而來
(資料來源 : 研究者繪製)
在圖五中,有 31%的人認為是在童年受到父母影響才害怕昆蟲。根
據圖六,又發現有 19%的受訪者,其家人與他們害怕類似的昆蟲。「害
怕蟑螂的理由可能來自心理學的古典制約。蟑螂的出現卻伴隨旁人的恐
懼,久而久之蟑螂就與恐懼連結在一起。」(羅仕宇,2017)「古典制約
即是,兩個刺激被連接在一起,以在人或動物中產生新的學習反應。」
(Saul Mcleod, 2018)因此在孩提時期可能因觀察家人的反應而習得的間
接經驗,讓他們學到對昆蟲表現出尖叫、逃離等反應。
3、性別影響
圖七 : 恐懼程度的男女比例圖
(資料來源 : 研究者繪製)
參照 Marziae 等人在論文中製作的量表(Marziae Shahriari-Namadi et al. ,
2018),將問卷分數小於 13 的人定義為輕度恐懼症,分數 13 至 25 的人定義為
中度恐懼症,分數大於 25 的人定義為重度恐懼症。由圖七可知,女性擁有重
度恐懼症的比例遠高於男性。此結果可以與正文中第三點社會中的昆蟲恐懼症
盛行率相呼應。「性別和恐懼症之間存在直接而有意義的關係。」(Marziae
Shahriari-Namadi et al. , 2018)女性的恐懼程度大於男性可能是受到後天社會的
性別刻板印象影響,如男兒有淚不輕彈和女子無才便是德等,使男性被社會期
待成要比女性勇敢,而經由這種觀念的深根柢固,造成女性漸漸對於恐懼昆蟲
視為理所當然。
参、結論
本文概述了昆蟲恐懼症的成因、盛行率及其可能的治療方法。並藉由對青少年問卷調 查
的結果分析,我們得出以下兩點結論: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