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 - 第1080315梯次閱讀心得_電子書
P. 15

13 高二乙陳謙和平的代價—《海洋帝國:決定伊斯蘭與基督教勢力邊界的爭霸時代》讀後
                   澀;在每日配給三條沙丁魚乾的戰爭末期,「米飯增量法」雖是海市蜃樓,卻如

                   實填飽了心裡的空虛。無論是十六世紀的平民,抑或是二十世紀二戰時期的人們,
                   皆為戰爭第一線的受難者。縱然我所生活的背景與此並無太大交集,但二戰卻是
                   祖父母那輩的生存記憶,今日距離上回戰爭只有投石之遙,若要終止這些悲傷,
                   亟需世人一同珍視承平歲月。「何時倚虛幌,雙照涙痕乾」、「漫捲詩書喜欲狂」

                   是普世共同的願望,且讓這樣的幸福早日到臨。


                        馬爾他島軍隊平時在海上的劫掠行徑,引起鄂圖曼帝國的報復,因此爆發馬
                   爾他島之役。在戰爭中,守軍展現了團結勇敢、以小搏大的精神。島上民族繁多,

                   卻都支持馬爾他騎士團,一同捍衛其信仰,雖然第三座城中軍士全體陣亡,但卻
                   衝垮了鄂圖曼人要將他們炸為齏粉的執拗氣勢,也遏止了土耳其人自海上西進的
                   野心,可見團結一心的重要。



                        團結之外,若能放下仇怨和合為一就更理想了。鄂圖曼人四處征討,馬爾他
                   人也扮起劫掠穆斯林的海盜,雙方皆無法放下恩怨,導致戰爭引爆,兩者都賠上
                   慘痛代價。然而今日,團結和合的想法應運而生,互相尊重成為人類的普世價值。
                   就在今年二月,羅馬天主教宗方濟各訪問阿拉伯半島,與伊斯蘭教的艾資哈爾大

                   伊瑪目塔伊布互吻,這一「和平之吻」好似正式昭告世人:團結互容才是二十一
                   世紀人類的共同價值,任何以宗教之名的暴力是不被允許的。南非平等與和解的
                   守燈人曼德拉,終生嚮往一個族群尊重的社會,在任總統期間,他留任前朝的白
                   人官員,感謝虐待他的獄卒,種種不計前嫌的雅量,讓國家順利接榫民主制度。

                   他還促成全國支持橄欖球國家隊,凝聚國家意識,讓南非團結重生。而南非的現
                   況,正如他的國旗所傳遞的訊息:各自族群擁有相異過去,卻正一齊創造共同未
                   來,彼此團結和合。



                        和平,是一項巋然不動的共同信仰,不僅 止於衝突的化解,更是正義的展現。
                   而在本書中,我體悟到可以透過「寬容為上」、「珍惜承平」,以及「團結和合」
                   來達成。希望藉由地中海腥風血雨的過去能提醒人們,既然已付出代價,便要積
                   極改善,以迎接和平的到來。



                   議題討論


                        在歷史網絡中,侵略者往往將破壞和平的行為合理化,並扣上「民族復興」、

                   「讓被征服者再文明化」與「戰爭創造和平」的大帽子。即使是在和平信仰普世
                   化的今天,世界上的戰爭仍未全然止息,我們該如何因應下一次可能的世界大型
                   衝突?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