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 - 第1080315梯次閱讀心得_電子書
P. 11
39 高二乙班劉晏慈我,我們──《蔡康永的情商課─為自己活一次》讀後
始做自己啊。」
《蔡康永的情商課──為自己活一次》帶領讀者認識了「真正的情商」。結
構從一開始的「我們」談到「自己」,再接著談「負面」的情緒與字眼代表什麼
意義,最後呼籲讀者我們是自己的主人。在演藝圈打滾多時的蔡康永,以親身體
驗,親耳聽聞的小故事娓娓道出人與人之間相互依存的關係,及孤獨時刻面對自
己的真心告白。透過這兩者說明何謂「真正的情商」。
人與人之間如何相互依存呢?透過慘痛的教訓我找到了答案。高二時老師指
派我擔任副班長。我全力以赴地想立竿見影,於是運用職權提出一系列改革方案。
當同學們聊得歡天喜地,秩序亂哄哄時,我就提出「靜語」政策;有人上課遲到,
我就規定提早進教室,最後坐下的人要做一天值日生。凡是我看不順眼的就定規
矩,告訴大家「應該」怎麼做。不到一個禮拜怨聲四起,這些「應該」像迴力鏢
一樣重重擲回我身上,使我遍體鱗傷。我納悶為什麼這些從前我被要求「應該」
要遵守的規定,套在現在的同學身上就成了枷鎖呢?仔細思考才恍然大悟,原來
是「情商」出了問題。我把「應該」換做一張張標籤,強行貼在同學身上;我把
副班長的職位曲解成權力的象徵,把同學的配合視為理所當然的「應該」。其實
人與人相處注重的是互相協調,而非互相控制。「應該」是私心,是命令,真正
的領導是以他心為己心,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再提出自己的理念,透過溝通修
正,讓雙方互依存,互尊互重。你敬他一分,他敬你十分,「真正的情商」就是
如此簡單而已。
「當我們認知自己不是主角,而是參與及成全的人,我們比較容易把目光放
在過程、放在大家成全出來的成果,而不是放在個人收穫上。」這句話讓我回想
起寒輔的英語話劇比賽。我擔任副總召,然而我卻在一旁逍遙自在。因為我們有
一個才智兼備的總召,他一個人籌畫、確認所有事情。當時我心中燃燒著熊熊怒
火,想著:「要我這副總召做什麼,幫你擦汗奉茶是嗎?」後來我向總召反映,
請他分一點責任讓我承擔。他連忙道歉,且安排了重要的後台工作給我,結果我
們合作得很愉快。這件事讓我深切明白「適時表達」以及「擔任配角」的情商。
凡事隱忍不發只會使自己內傷,使他人迷惘。情商來自於雙向溝通,適時地表達
心聲,既能消除對方的盲點能,也能解決自己的困境。此外一般人常以當主角為
榮,但我卻在配角的位置中找到價值。因為我在乎的不是個人的光環,而是整個
團隊的榮耀,所以我細心斟酌每個細節,不計辛勞地承擔繁雜的工作,當活動圓
滿時,我因參與因成全,而感到心滿意足。
「情商」為何如此迷人?因為它把一個個的「我」串成「我們」。根據富士
比雜誌指出,情商的高低代表著,我們是否有能力理解和處理情緒,並利用這樣
的認知控制自己的行為,然後協調人際關係。其實,每個「我們」都在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