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 - 107-11071115梯次小論文比賽得獎作品
P. 18
我們的未來─高齡社會之長期照護
「南韓政府自 2008 年起推動「老人長期療養保險制度」,由納入健保的國
民支付保費及稅金支撐體系財源,依照護等級的判定為長者提供專責照護或安
排轉入療養機構,由健保擔負部分經費。但因資格審查嚴格,及對痴呆症狀認
定與時效多有限制,加上療養設施過分集中在首都圈,許多長者被排除在照護
範圍外。」(林妙俞,2017)
(二) 日本
1. 發展
提到亞洲高齡化國家,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與台灣平時互動密切的「老人之
國」2005 年日本邁入超高齡社會,65 歲以上老人佔總人口比例高超過 1/4,世
界第一。
2. 現況
目前日本的長照產業相當成熟;在臺灣,輪椅等等的輔具,常常是買新的,
但在日本把輔具當作服務,而不是產品,所以輔具租賃相當普遍,他們還有輔
具專門相談員,到府評估你的生活環境,適合什麼輔具。
目前散布日本各地的老年收容與安養機構為數甚多,依其照顧之需求而有不
同型態,其中財團法人經營者占極大比例。但在進入「超高齡社會」及「扶養
比上升」後,日本社會正面臨看護人力缺口,政府也在 2008 年首度引進國外看
護。
「由於日本長期發展精密儀器的技術深厚,近年來厚生省積極籌備機器人
看護安全規範等配套措施,希望能讓機器看護人解決看護缺口問題。目前研發
的機器人分為:「看護支援機器人」-主要為照顧行動不便的患者或長輩上廁所、
洗澡等日常生活;「自立協助機器人」-幫助患者或老年人復健、以及協助行走,
機器還會有電流刺激,活絡麻痺的肌肉;「聊天機器人」-與高齡長輩聊天、互
動,增加長者人際溝通的機會,甚至稱還有預防失智的功能。」 (中央通社,
2015)
此外日本亦相當注重研究工作,投入龐大經費研究政策、鼓勵各地成立研
究機構,例如東京都老年醫學研究所即是知名的全國性研究所,長期累積的成
果至為可觀。而每一個市政府的福利辦公室或健康中心都設立諮詢中心,處理
影響老人及其家庭的各種問題。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