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5 - 112-1閱讀心得
P. 65
世界上許多國家,貧窮線最初的設定是以「食物的攝取」為標準,認為「飢餓」是窮人生活
的主要困境。隨之而來的扶貧政策,目標也在於解決飢餓問題,因此編列預算配發糧食或補
助窮人購買糧食。這套政策背後的邏輯相信──攝取足夠的熱量之後,就能投入工作,賺取
薪資養活自己,最後擺脫因飢餓而沒有體力工作的惡性循環。
然而兩位作者蒐集資料後,卻發現糧食補助政策並沒有增加窮人對於主食的消耗量,他們寧
可把省下的錢用來購買更美味的食物──窮人與一般人本無二致,人人都喜愛從食物獲得心
靈的慰藉,但窮人卻被化約為一套投入熱量、產出動能的生理機制,這是一種不符合人性的
考量。因此這本書引起我強烈的興趣和思考啟發:
首先,書中的實例和研究數據突顯了窮人同樣有著尋求美好生活的願望。許多窮人不會僅僅
為了主食而增加攝取量,而是會省下金錢追求更美味的食物,這反映出他們對生活品質的追
求。這種人性的追求提醒我們,貧困的根本不僅僅是飢餓和物質匱乏,應該更多地考慮到窮
人的意願和需求,甚至是關注他們的社會參與和自我改善的機會。因為窮人需要的不僅僅是
食物,更是能夠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這讓我重新思考了扶貧政策應該如何制定,以真正幫
助窮人擺脫貧困。
其次,書中提到的窮人在教育和醫療方面的挑戰,深深觸動了我對於公平教育的關注。為什
麼在同一個班級裡,窮人家的小孩總是學不好?不是因為怠惰,亦非因為愚鈍,窮人家庭的
孩子由於資源匱乏,常常在學業上表現不佳。這引發我對於如何創造更公平的教育機會的思
考,以確保每個孩子都能夠有機會接受良好的教育,從而改變他們的未來命運。
第三,這本書中我深刻體會到全球貧困問題需要綜合式的解決方法。在全球化時代,我們需
要正視世界各地的貧困問題,並思考在提供基本需求和創造機會的兩者之間的取得平衡,不
能只關注救急,更需要著眼於長遠發展,以幫助窮人的社會參與和增加自我實現的機會。
最後,也要透過深入研究和實驗,我們才能了解窮人如何做出決策,瞭解他們的需求和心聲。
因此我們不能只以菁英的經濟學思考,而是要用窮人的經濟學思考,我相信只有我們用謙卑
的態度真正了解窮人的需求和願望,才能制定出更有效的扶貧政策。正如書中所提到的,仿
效新藥效果評估的隨機試驗,可以幫助我們深入了解不同程度的補助對窮人的影響,以及他
們是否真的會參與和利用這些機會。
總之,閱讀《窮人的經濟學》是我人生中一次寶貴的學習和思考經驗。這本書提醒我們不要
局限於表面的觀點,更需要從更深層次理解貧困的本質,並為解決貧困問題不斷努力。我相
信,只有我們站在窮人的角度,了解他們的需求和夢想,才能夠制定出真正有效的扶貧政策,
為創建更公平、更包容的社會做出實質貢獻。
四、討論議題:
1.在這個日益全球化的時代,我們怎樣才能更加全面地正視世界各地的貧困問題?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