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5 - 112-1閱讀心得
P. 35

3.希望你們不要以為我們這些豬這麼做很自私,許多豬其實不喜歡牛奶和蘋果,我自己就是
            如此,我們只是想要靠這些食物保持健康。(P.46)


            三、我的觀點:


            自從地球有了人類以後,就開始產生統治者與被統治者的身分觀念,這樣的概念也延伸到了
            強國與弱國在國際上的不平等,主流與邊緣的利益失衡,職場上的從屬關係,以及人與人之
            間的階級鬥爭。這本書透過故事,帶我們體驗箇中道理。

            首先,我了解一切改革的動力來自於「不滿」,「情動於衷而行於言」的詩學理論如此,韓愈

            的「不平則鳴」亦然,這是文學的根源,也是改革的開端。小說農場主人一次忘了給動物飼
            料,引發了一場農莊的暴動,最後把農場的主人給嚇跑了。就像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裡,一
            旦沒有了水、空氣、食物、睡眠,就會不擇手段的搶奪。這也讓我想起下課時間福利社爆滿

            的人潮,搶著進去買麵包,每一個人都在狂奔,這不僅是因為青春更主要是人類因基本需求
            需要而激發出的能量。此外,疫情之初,口罩及生活用品的不足,不僅引起生理需求上的匱
            乏,更進一步引起安全需求的恐懼。我想透過馬斯洛的理論觀察書本,反觀社會,似乎能夠
            觀察這一切的震盪起伏。


            其次,這本書引發我對於平等的思考。動物接管農場,一開始運作很好,食物充足,直到豬
            隻開始囤貨,想把好的留給自己。我觀察到,雖然趕走農場主人,開啟了不同的統治模式,
            但動物們一樣沒有得到自由的生活。自以為自由的背後,其實是莫名認同的自欺,認為「人

            類」就是不好,但從沒想過如今掌握一切的豬也跟人類相似。現今社會也是一樣,當我們被
            認同感遮蔽雙眼,那自身的利益也將被埋沒。或許身處在某個環境,就容易對那個環境感到
            合理,但也因為社會大眾的盲從,間接引發各種貪污與不公。我想我們應該要嘗試看清事情
            的本質,就算改變不了什麼,也不要盲目地過生活。


            最後也是最經典的理論,「絕對的權力帶來絕對的腐敗」。動物們為豬工作著,卻沒有感到不
            妥,反而還樂在其中,我想這是造成書中的拿破崙越來越像人類的主因。當人類面對利益時,
            都是自私的,而更多的權力也會讓人看不清自我,官大學問大、指鹿為馬,並且把黑的說成

            白的。政權的目的不再是服務,而是讓自己形象良好,藉此繼續收割支持者,如此的惡性循
            環,成為腐敗的社會。這般錯誤的權力結構,為現在社會敲響了警鐘。這種權力結構似乎永
            遠不會被打破,但我們每個人都面臨著如何在這種體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生活方式的挑戰。
            閱讀這本書讓我更加警醒,我們需要看清事實、保持智慧,並以明智的方式解決我們所面臨
            的問題。我們或許無法改變整個體制,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思維和行事,以更好地應對現

            實,並追求更公平和平衡的社會。

            總之,閱讀這本書讓我反思了社會中的權力和統治結構,以及我們每個人在其中所扮演的角

            色。我們應該努力看清事實、理解事情的本質,並積極參與社會,以實現更公平和平衡的未
            來。這是我們每個人最重要的課題,也是我們對社會做出貢獻的方式。
                                                            31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