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 - 112-1閱讀心得
P. 15
習性。(p.90)
3.轉念功課的每個提問對頭腦來說,都可能是新的挑戰,愈是帶有情緒的思維,表示愈固著,
愈固著表示愈封閉。(p.189)
三、我的觀點:
人類不斷衍生的念頭,就是左右人生幸福與否的最大關鍵,慣性思考模式和不假思索的
答案,長久以來讓我們深信不疑,侷限了生命的開展。而此書卻掙脫侷限,教導人們使用極
度實用且簡單有效的心法――一種為身心注入能量的全新思維「轉念」,幫助我們遠離苦難、
獲得平靜的人生旅程,這也是全書最吸引我的地方。
轉念的意義,在於帶著清明的意識觀審腦中的信念,活出明白的人生。現代人因為頻繁
接收複雜的訊息,身處瞬息萬變的環境中,所以經常被紛擾無序的負面情緒牽纏,煩躁與悲
傷溢滿胸懷,靈明之氣消磨殆盡。然而情緒潛入如風,無息如影,一旦沒有意識到,便會陷
入萬劫不復的萬丈深淵中。我也曾在考試前夕被負面情緒糾纏,莫名地心煩意亂。就像一片
闃黑的烏雲籠罩了心靈,無情地吞噬著平靜,又如一顆沉重的巨石壓在身上,無論我如何掙
扎,都沒辦法挪動它分毫。我既無法找到情緒宣洩的出口,也沒辦法靜心讀書。於是我嘗試
運用書中的轉念方法,坐在書桌前,將負面思維逐一羅列,並心平氣和地觀照自心,在純淨
的心念下,煩惱和焦慮竟無所遁形,倉皇隨風而逝。我才體悟到:只有在靜心時,心靈才會
澄澈如鏡,才能浮現出念頭與行為糾葛纏繞的細微處,才能透析層層迷霧下的事實真相,才
能映射出黑暗中煌煌燦燦的光明。所謂「心空明澄澈,人悠然自得」,因此內心安定是最重要
的,只有心靜才強化意識的敏銳度,主導自己的注意力,活在明白裡。
轉念的關鍵步驟,就是質疑自己的念頭。書中提到轉念時,要不斷逼問自己:「真的嗎?」、
「我好可憐,真的嗎?」、「我不能讓別人瞧不起,真的嗎?」作者認為:「對於痛苦這件事,
我的經驗告訴我,很大的關鍵在於――我們太過相信自己的負面思維。」此句話真是一語中
的,我的確一直用負面思維增上自己的煩惱。「老師不應該這樣」、「同學不應該那樣」是我的
慣性思維,但當我深度質問自己:「真的嗎?」,卻又不是如此。所以深度、反覆地提問,就
是將事實與問題分離的關鍵。透過提問,我意識到其實我所謂的真相,往往都是被妄心多次
扭曲、篩選的執念,與眼前的事實大相逕庭。藉著不斷參問自己的念頭,才能如實地觀照那
些不停在腦海裡流竄的雜音。這個訓練,使我提升了自我認知,學會放下虛妄的執念,接受
包容發生在己身之事,「乾坤今古渾無事」,為什麼要庸人自擾呢?念頭一轉,心苗舒放,但
見一輪明月,照耀出湛然秋色。
轉念的目的,即是認同自己、活出自我。「就算喜歡秋天的蕭瑟或冬天的寒酷,只要是出
自於清明的抉擇,必然能體悟到生命的豐盛。」我非常認同這樣的理念,每個人來自不同背
景,經歷過不同挑戰,看待事情的意義與價值當然不同。假如時常把自己放在一套特定標準
裡盱衡較量,必會處處碰壁。但如果我們能保持覺醒之心,欣納自己的選擇,認同自己的處
境,人間便會處處有勝境。多年前,我隻身離家,負笈深山之中就學,看似孤苦堪憐。但轉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