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 - 1111010閱讀心得作品集_電子書檔
P. 18
(p.115)
三、我的觀點:
我曾被理想背叛,墮入無盡的深淵;我奮力揮劍,想要驅逐黑暗,卻一敗塗地。在反抗
與毀滅途中,我不斷傷人,不斷受傷,最後卻失去珍視之物。在本書中,我彷彿看到真實的
自己,掩卷不禁沉思:這真的是正確的道路嗎?我所追求的事物到底是什麼?
太宰治的筆始終在反抗那些老舊又媚俗的事物。他無法接受人性的黑暗,他反抗著。我
也曾經反抗過,反抗那些為了活下去不得不戴上一張面具,欺騙他人,也欺騙自己的邪惡之
人。不知是我文筆不好,抑或是書寫的內容難被接受,我竟得不到共鳴。後來,在與世抗爭
的日子裡,我發現,有時候或許戴著假面才能幸福。假面並非欺騙,亦非善意的謊言,而是
縱然醜陋不堪、雙手沾滿鮮血,也想為那人做點什麼的心情,無法用「真偽」或「黑白」的
二元對立來區分。生活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善」與「惡」,每件事情背後都有受害者和
受益者。世界上的善惡總量是不變的,宛如太極,在每個人之間流動,一念興起,時而黑,
時而白,有時又白中帶黑,黑中帶白,但彼此永不交融。二極之中必有一極與你相對,但二
極又密不可分。而我所期待的純粹之黑及純粹之白,是無法實現的海市蜃樓。
我很認同太宰治的理念:人生之路是孤獨踽行的,唯有奮力活出自己的身影,生命才有
意義。世人所謂的互動只是將自己的意識投射在他人身上,因為再怎麼接近對方的心靈;再
怎麼知曉他人痛苦,也不能「理解」他人,充其量只是「知道」,並加上自作聰明的註腳。
「感同身受」只不過是將自己的感情投射在他人的痛苦上,以彰顯自己的可憐,來逃避失敗
的現實。又或有時只是自我意識過盛,明明他人並沒有求救,自己卻擺出一副聖人嘴臉來施
捨,這是對奮力生活的勇士們的褻瀆。啊!每個人都奮力地活著,不論喪盡天良,或是功德
無量,都在拚死地抓取救贖的稻草。就如同《斜陽》中的直治,一心想藉由成為「不良」來
屏除貴族的氣息。然而他原非高尚的貴族,也沒能成為「不良」,就此墮落,走上不歸路。
但他所留下的〈葫蘆日記〉是對過去的懺悔,是對人生的奮力吶喊。生活至今,我雖然有許
多遺憾,但不後悔。每一次的成功與失敗都是形塑未來之我的磐石;今日我所有的罪孽和光
榮,都是以前努力過的痕跡。我,如今的我,或許失去了反抗的意識,宛如一芥小草,隨風
飄盪。但我仍要飛舞,留下淒美的生命弧線。
向現實妥協了吧。我了解到無法撇除邪惡的一面,連摘下面具的勇氣也沒有。因為像書
中打倒暴君的英雄梅洛斯一樣,因奮力奔跑而失去衣服,裸體立於眾人眼前,是多麼令人害
羞畏懼的事啊!我放棄了抗爭,被昔日戰友唾棄,我是叛徒,是逃兵。可不要忘記,即使唾
棄人類邪惡,我們仍然是人類啊。不論正義,或是邪惡;不管高潔,或是卑劣,這,都是人
類。黑暗的人性也是人類的一部份,我知道不應放棄對美好的追求;但去接受黑暗的人性,
包容它,改善它,或許也是另一條通往美好的道路。人類當年在伊甸園,無憂無慮,不知孰
善孰惡。後來落到人間,尋找失去的——能和他人坦誠相待的真心。這一路上善惡糾葛,有
快樂喜悅,亦有悲傷憂惱,不可否認的是,這些都是深刻思考與認真生活的印記。我不認同
世俗,但我始終相信人類有為善的可能性。
在經過那些爭戰不休,宛如地獄的日子後,我不再追求一清二白的純善了,反抗的我死
了,蛻變成自己所唾棄的「世人」,因為我實在無法接受那種為反抗而近乎自殘的英雄遊
戲。我肯定人們不能放棄對真善美的追求,我想「反抗」也許是正確的道路,但它是絕對不
是唯一的方法。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