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7 - 1111010閱讀心得作品集_電子書檔
P. 67
生。蘇軾以徹悟心性不變,在黃州突圍而出;柳宗元以心凝形釋,在西山化解惴慄。人離不
開社會,如果無法協調現實與理想,很可能就會墮落沉淪;人是有思想的動物,若不能自我
救贖,就會變禽獸。祥子的遭遇,令人感慨萬千。
這本書強而有力地揭露了舊社會把人變成鬼的歷程。社會讓祥子喪失了對生活的企求和
信心,從上進好強而淪為自甘墮落,原來那個正直善良的祥子,被生活的磨盤輾壓成齏粉。
書中寫道:「苦人的懶是努力而落了空的自然結果。」又提到是人把同類驅趕成野獸的,在
在都控訴了舊社會的罪刑。祥子還在那個文化之城,可是卻被驅趕成走獸,這不是他的錯。
作者正是基於這樣的認識,懷著對受害者的同情,寫下這個悲劇。
對於祥子的遭遇,我深思自省,自勉應常保良善的初心,應勇敢地戰勝生活的困境。對
於社會的控訴,我深致期許,期盼一個公平正義的社會早日來臨。
四、討論議題:
在小說的結語中,埋藏著作者對祥子的評價,如:要強的、偉大的但又是自私的、墮落的。
在您看來,作者究竟是同情祥子的處境?還是批判祥子的性格呢?為什麼?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