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 - 1111010閱讀心得作品集_電子書檔
P. 16
三、我的觀點:
德國哲學家弗洛姆曾說過實現自己意志的自我實現,會是對自己最大的滿足。在現今主
張自由以及人權的民主國家,甚至是極權國家中,人們都渴望能得到真正的自由,不斷論戰
著何謂自由。當然,每個人對於「自由」的定義不盡相同,不管是窮人的一頓溫飽,抑或是
盲人視界裡的一絲光芒。雖然如此,但我覺得這世上所有嚮往自由的人所踏上的追尋之路,
都是通往同一個終點,就像浮雲來去飄盪,卻都在同一片天空,正所謂「浮雲出處元無
定」。而那個終點,緩緩地、柔柔地散發著得到自由之後的幸福,更映照著負起責任之後,
所體會到的專屬快樂。
微雨在平靜的湖泊中央跳躍,點起一波一波的漣漪,湖中的水婉拒了塵埃的阿諛奉承,
只留下鏡中純淨的自己。在本書的《物質與幸福》中,作者引用了電影《大國民》,述說得
到物質的喜悅,與純粹心靈感受到的幸福,是天差地遠的兩回事,也論述到「人」並不是物
質,而是一種需要以心相待的存在。物質並非幸福的要件,以我的觀點來看亦是如此。我認
為心意勝過物質的給予。例如,最能敞開我心扉的生日禮物並不是貴重華麗的物品,而是純
真的心念。可能是一張充滿愛心的稚拙小卡,可能是一則契合我心的直白訊息,也可能是一
句真心真意的簡潔賀詞,這些褪盡繁華的真淳使我備感幸福。因為人是感性會思惟的生物,
唯有情意互相摩擦才會產生溫熱,唯有珍惜際會巧遇才能體會殊勝,才能望見輝耀生命的幸
福燈塔。我更認為物質的盈虛並不是評判幸福的標準,因為世上有鉅富卻感嘆不幸的富翁,
也有貧窮卻樂道自足的窮人。所以心靈的豐乏才是幸福的關鍵。一疊疊交易用的阿堵物,無
法使心靈自由地翱翔在幸福的蒼穹中,欣賞燦美絢爛的彩霞;而一曲山盈水綠的〈高山流
水〉、一席醒豁生命的晤談,卻能擦出相契相知的幸福火花。雨滴悄悄點落,湖面的波紋一
圈一圈地往岸邊划去,讓灰塵及泥沙上了岸,得到了無瑕的清澈。
在人生的沙場上,最令人嚮往的是腳踏炙沙,走過風雨,循著希望之光,朝心之所向邁
進的自由。在本書《自由的責任》中,作者談到自私以及自由的關係。自私往往會造成愧
疚,而愧疚常肇因於放縱的自由。我深深認同此點,例如酒駕的肇事者,酒醒後常對受害者
感到歉疚,又自責為什麽要酒駕。我覺得酒駕是出於自私,懷抱著可能不會出事的僥倖上
路,傷害到他人便是自私所造成的後果。雖然駕駛會因為放縱的自由而愧疚,並且承擔法律
賠償,以負起自私之責。但我認為負責並不是單純賠償而已。人生如棋,自由是棋盤上的棋
子,我們可以自由布局,但成敗自負。自私者盲目落子,靠運氣決勝負;無私者深思熟慮,
依智慧得輸贏。一個人要完全清楚自己的每個思惟及行動,皆牽引著全局,都會決定成敗。
在自由的汪洋大海中,每一次風吹雲動都會使海面蕩起波紋、濺起浪花。好似無垠世界裡滄
海一粟的我們,每一個微不足道的心思、動作,都會形成無邊的效應。所以自私是放縱,不
是自由,自由應該受到思慮的引領,而負責任就是在行動之前深思熟慮。征戰黃沙的身軀,
無懼豔陽的熾熱,撥開烏雲的蒙蔽,任意縱馳,固然快意;但更可貴的情操,是駕御如法、
收放有度,在廣袤的草原上相容相和的自由。
斑斕絢麗的蝴蝶,害羞地飛舞雙翅,於七彩繽紛的大氣中,邀請花仙共舞。在本書的
《快樂是什麼?》中,作者說到所謂快樂,就是取決於自己認為自己「是」什麼,當我們達
到自己所定義的標準,那就掌握了快樂的鑰匙。將鑰匙插入鑰匙孔,我們便得到了人生中最
大的獎勵。在我的人生中,我也時常迷茫於快樂的定義,是考試考高分?抑或是比賽得到好
成績?顯然這些並不是。越想越深,越發現自己完全不認識自己,當然找不到快樂。對於世
人定義的快樂――接受稱讚、得到禮物……,面對這些,我的心皆靜如止水,臉上也只有敷
衍的笑容。活在面具下,那個並不瞭解如何得到快樂的自己,總是陷在無止盡的黑暗深淵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