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 - 1111010閱讀心得作品集_電子書檔
P. 14
三、我的觀點:
在這滿目瘡痍的世界中,對錯的邊界模糊得像是墮入五里霧中;是非的辨認標準慢慢演
化成世俗的眼光,那些不符合標準的就得被洗滌、被消滅。堅持活成自己的人,在這樣的社
會眼中一無是處,格格不入的孤獨感遂成為他們生命中特殊的浪漫。
《異鄉人》這本書雖然整體是以第一人稱來敘述,但是在閱讀的過程中,它帶給我的卻
是一種旁觀者的感受;主角莫爾索對一切似乎總是漠不關心,無論是否與自己有關。人們說
他冷漠、自私、固執,然而,人們沒有看見的是他在某些瞬間裡流露出的思念與深情。其實
表達情緒的方式不只一種,哀傷不一定要涕泗縱橫,快樂也沒有規定要眼笑眉飛,只不過在
社會化的歷程中,人們丟失了不一樣的美麗,悲喜被框架限制在多數人的印象裡,感情也逐
漸變得規矩而制式。
莫爾索只是用自己的方式體會情感,但在無法融入的環境裡,卻成為了精神上的異鄉
人。而今日的我們,在某些時刻是否也找不到匹配的同類?在人群中,是否也特別容易感受
到龐大的孤獨——被情緒隔絕的孤獨?有時在眾人歡聚時,會閃過一瞬間的寂寞,因為與他
人共有的只不過是時空,而不是彼此的靈魂;情感消融在空氣裡面,只有在快窒息時才能感
受到它的存在,也許掙扎著大力呼吸,是人類生活中的另類藝術。這樣看來,獨處反而是種
健康的存在,它是心裡那個自己的倒影;雖然孤單在所難免,但卻可以砥礪自我更接近夢
想,探索更多不同的方向。一個人久了,漸漸地喜歡寂寞,被寂寞喜歡,在寂寞中認識自
己、喜歡自己。
例如作家楊牧自言喜歡單獨出遊,這麼一來獨處的時間就多了,不會被外在的雜務與忙
碌快速消蝕;靜靜地反思,深刻地自我對話、澄清與超越,好好跟自己的內心在一起,勇敢
面對獨自靜默時的一切,享受一個人的心靈之旅。像鄭愁予一般矜持坐姿,在山巔看月,不
論盈虛圓缺,都能擁懷整個天地,獨享簡單的寂寞。獨處對我而言,是替自己打造了一個能
夠自由「觀心」的世界。一個人,不需要誇大,也不需要偽裝,只是讓外界所帶來的晃蕩沉
澱,更深邃地洞察自己,認識自己,做回自己;漸漸地,就能清晰看透生命中的一些奇妙奧
秘。我想,我們都不能成為誰的宇宙,或是冀望別人來完成自己的宇宙,每個人都是別人眼
中的異鄉人。但在孤獨的異鄉,才能充盈自己,然後感謝這段緣分為生命帶來的滋養及開
拓。
當今之世,有某些人行為縱恣狂妄,甚或離經叛道,在世人眼中被判為異類。他們是麻
木了?還是根本不在意?又或者,妄誕才是最誠實的?不遮掩、不收斂,在荒誕無稽的社會
裡,才更能夠看見最不為人知的那一面。不盲從、不迎合,逃離世界紛紛擾擾的一切,進入
無人知曉的異鄉以後,在荒誕裡活出真實的自己,讓生活變成自己心中喜歡的樣子,真真切
切地感受生命的美好。所以癲狂不羈的竹林七賢,才會選擇摒棄禮法嚎哭痛飲,近乎痴狂地
追求自由;袁宏道才會捨棄高雅芳潔的的梅花,守著紅艷灼灼的桃花。也許不為社會而改變
自身軌道,作為自己堂堂正正地活下去,才能洞穿生命的俗諦,用真諦洗淨心靈,用自己的
方式去定義世界。所謂荒誕,不過是找到生命的原鄉,又何必在乎是別人眼中的異鄉呢?
這本書,一次次地引領我思索何謂「異鄉」。異鄉也許寂寞、異鄉也許荒誕,但人生只
有一次,不要活成別人的樣子,不要被世間的框架束縛,不要讓內在的聲音被淹沒;要有勇
氣追尋自我,真正地了解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即便在俗世人間成為了心靈上的異鄉人,
然而在自己的寰宇中,我們此時此刻的模樣,卻是無比的獨特且珍貴。在自己生命的獨特舞
台上,不論喜好、興趣、年歲、外在、性向,每個人都能留存自己的樣貌,自在而燦爛。
12